服務中國夢 凝聚中國心
音樂界專家在參加“中國合唱一百年”
研討會上認為,合唱藝術要——服務中國夢 凝聚中國心
“中國合唱一百年——紀念李叔同創作第一首合唱作品”音樂會現場 張大勇 攝
繼成功舉辦“中國合唱一百年——紀念李叔同創作第一首合唱作品”音樂會之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相關研討會5月22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徐沛東,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陳建文、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李培雋和徐錫宜、田玉斌、戴嘉坊、周國安、向延生等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中國合唱作品的百年創作歷程和中國合唱事業的發展現狀進行研討。
中國合唱事業
起步晚,起點高
從早期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社會主義建設,歌聲伴隨中國人民的前進歷程。紀念中國合唱一百年,不能割斷歷史看發展。因此,研討會首先以紀念李叔同先生創作的第一首中國合唱作品《春游》為契機,對李叔同的思想與藝術進行緬懷。
李叔同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有著傳奇一生的大師,在音樂、戲劇、美術、詩詞、書法、篆刻等方面,均有較深的造詣,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為什么李叔同引進中國傳統藝術中并不存在的合唱藝術,加以創新和推廣,從而成為中國合唱第一人?徐沛東認為,正因為李叔同敏銳地捕捉到,合唱藝術在新式學堂教育中傳播新思想、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操等方面,有著不可代替的價值。
合唱在國外從宗教唱詩開始,是至今仍保留得很好的一種藝術形式。合唱是群眾的藝術,合唱藝術從西方傳到中國后,與中國的革命歷史緊密相關,有廣闊的群眾基礎,迅速形成中國自己的特色,由此有了《黃河大合唱》這樣偉大的篇章。徐沛東認為,中國合唱藝術能夠貼近人民,緊跟政治經濟文化步伐,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的合唱事業,起步雖晚,但是起點高,發展快。”徐沛東說。一直以來,中國音協十分重視對合唱事業的發展。2009年3月,為了普及與提高合唱水平,共建和諧社會發展,中國音協創建了中國合唱聯盟。如今,中國合唱聯盟已經發展壯大成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民間合唱組織,團結了全國各地數以百計的合唱團隊。
中國合唱評獎
促創作,重導向
藝術要服務于中國夢,藝術要凝聚中國心,藝術要弘揚中國精神。陳建文特別強調中國合唱音樂創作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合唱藝術要團聚廣大藝術家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參與。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時代應有不同的代表作品。在合唱大的推動過程中,也要有相應的資金來資助創作,來扶持適合群眾傳唱的、弘揚新時代精神的合唱歌曲,從而為推動中國文化的大發展與大繁榮作出貢獻。
而且,對于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發展而言,合唱也是非常重要的藝術載體。合唱事業強調“我們”,而不是“我”,合唱團隊沒有個人利益的追逐。合唱創作要立足群眾,不能只顧標新立異,越寫越難。徐沛東提倡,中國作曲家要多寫群眾張嘴能唱的合唱作品,而不是追求個人在創作領域中的新、奇、難。隨著歷史的發展,新時期人民對合唱有更多的需求。“今后,中國音協會想辦法、做傾斜,鼓勵作曲家多寫群眾歌曲?!毙炫鏂|表示。
與會專家建言,不僅要通過評獎促進中國合唱藝術的創作,還要注重評獎的導向性。評論家戴嘉坊建議,合唱藝術的評獎要具有導向性,要注重人民性,也就是說要鼓勵作曲家多寫便于群眾演唱和接受的作品。合唱藝術的評獎,可以傾向于對群眾性合唱活動的評獎,而不是合唱作品本身的評獎?!叭绻麅H僅是對作品進行評獎,那么會造成一些艱深作品的出現。作品寫得太難,群眾唱不出來。群眾聽不懂、唱不了,就無法真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贝骷畏徽f。
合唱藝術的教育作用,對學生人生的塑造作用不可小視。李培雋認為,李叔同所創作的《祖國歌》作為學堂歌曲,通過歌詞與曲調,教學生學做人和懂禮儀,這對我們當前的合唱音樂創作有所啟發。這類歌曲也是我們今后合唱音樂創作所需要強調的,對于學生的人生啟迪方面必將起到很大的引領作用。
合唱隊伍建設
短資金,缺人才
音樂業界人士常說,合唱是一項付出很多、回報較少的事業。當前合唱事業發展面臨排演資金短缺、人才缺乏等問題。中國音協合唱聯盟主席徐錫宜指出,我們每位演員排練一次只有12.5元的補貼,然而演員排練場所的停車費是每小時8元,經過3至4小時的排練,基本上可以說是演員自己貼錢參加排練。所以,在合唱團里,人們經常會說:“如果為了賺錢,不要到這里來?!彪m然資金短缺,但是中國音協合唱聯盟的演員們不圖回報,只講奉獻。
近些年來,合唱指揮人才的匱乏,也是制約中國合唱發展的一個因素?,F在很多合唱團由于請不到指揮,不得不從合唱演員里挑選人員來擔任指揮。但是,如果要從提高合唱團的演唱水平來講,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
中國合唱事業的發展需要有一批熱衷于合唱事業的人才,共同致力于合唱藝術的創作、指揮、演唱、伴奏、管理與演出等。與會專家建議高校把合唱作為高等音樂院校的一個專業方向,加以強調和發展。中國合唱協會會長田玉斌指出,在西方,很多國家都有合唱學院,學習合唱指揮、合唱作曲、合唱演唱、合唱伴奏、合唱文學等,包括很多合唱基本問題的課題。然而,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還沒有專門學習合唱藝術的系或專業。我們高等院校的培養,還沒有看到我們國家對合唱發展、對合唱指揮和合唱作品的需求,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由此,田玉斌呼吁建立一所或者幾所合唱學院,或者在高等院校設合唱系、合唱專業。
(編輯:單鳴)
· | 紀念李叔同創作第一首中國合唱曲音樂會在京舉行 |
· | 兩張油畫引發的“李叔同熱” |
· | 評李叔同、魯迅書法:有靈魂、表達世道感悟 |
· | 屠鈺斐與話劇《天心月圓》 |
· | 音樂會降低票價的空間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