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合唱《朝陽溝》將登國家大劇院 當豫劇遇上交響合唱
“走一道嶺來翻一架山,山溝里空氣好實在新鮮……”豫劇《朝陽溝》中的經典唱段至今仍為人們耳熟能詳。當豫劇遇上交響,又將會怎樣呢?5月27日至28日,交響合唱《朝陽溝》將登陸國家大劇院,為觀眾揭開最后的謎底。
此次呈現的交響合唱《朝陽溝》,由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根據同名豫劇改編創作,中國交響樂團團長、作曲家關峽作曲,著名詞作家劉麟作詞。屆時,河南交響樂團、河南省歌劇團和中國交響樂團的100余名藝術家將在王宏偉、陳靜兩位歌唱家領銜下為觀眾獻上一場充滿豫劇風格、歌劇色彩的藝術盛宴。這也是交響樂合唱和豫劇兩種藝術形式的首次結合。
據介紹,該作分序曲、上山、磨煉、沖突、下山、悔悟、回山、尾聲等8個部分。作品集領唱、伴唱、重唱、合唱、朗誦和交響樂隊演奏為一體,在尊重原劇基本情節的基礎上,對原作的經典唱段及音樂片段進行了整合改編。既保留了豫劇的基本風格,又富有清新的歌劇色彩,呈現為一種中西交融又頗具現代氣息的藝術形式。
1958年,由河南省豫劇三團創作的豫劇《朝陽溝》一經上演,就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該劇圍繞高中畢業生銀環下鄉落戶勞動的情節,講述了知青上山下鄉大潮中,青年一代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時代大潮的動人故事。河南交響樂團除演奏國內外著名交響樂作品外,長期扎根河南,致力于弘揚河南音樂。此次把豫劇《朝陽溝》打造成交響樂作品,即是其不斷探索創新的實踐之一。
在日前舉辦的該作演出發布會上,關峽表示,此次《朝陽溝》完成了一個從民間戲曲到交響合唱的轉變,在音樂上減少了一些傳統戲曲的做法,在該經典面世55年后又進行了新的創作,從而具有了新的時代氣息。他透露,在創作過程中,他和劉麟一直在探討如何把《朝陽溝》按照音樂會的標準來呈現,后來他選擇了做“減法”,一方面保留經典的唱段唱詞,又通過樂隊和配器的處理,把這些唱段恰當地串起來。
劉麟則坦言,豫劇《朝陽溝》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考驗,生命力極強,他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作。他說:“戲曲的矛盾沖突主要靠表演來呈現,改編為音樂,關鍵就是表情方式不一樣。我們發現,豫劇中也有抒情、戲謔的東西,但似乎缺少一種理想的、宏大的東西,在安排音樂結構時,我們一邊做減法,一邊就是著重去挖掘在戲曲中被人們忽視的方面,讓它更符合交響演奏的特點。”
(編輯:子木)
· | 河南豫劇院把群眾路線教育放一線 |
· | 豫劇《蘇武牧羊》將拍3D電影 |
· | 豫劇又出發 |
· | 小故事大道理——豫劇電影《大腳皇后》觀后感 |
· | 中國劇協副主席李樹建:他有一個豫劇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