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得掉渣 美得驚人“聆聽中國·陜北民歌音樂會”獲歐州觀眾贊譽
由陜西榮威投資有限公司、陜西電視臺衛視頻道、中國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聆聽中國·陜北民歌音樂會”在波蘭國家戲劇院、德國柏林UDK音樂廳先后帶給歐洲觀眾兩場完美的陜北民歌視聽體驗。據“聆聽中國”歐洲巡演總策劃、導演周小舟介紹,不僅在波蘭、德國等巡演城市,陜北民歌唱滿全場是首次,陜北民歌主題音樂會唱滿全場在歐洲都當屬首次。
提及在風格多樣和題材廣泛的中國民歌里面,為何會選中陜北民歌在歐洲作專題音樂會,導演周小舟介紹說,是因為陜北民歌有著“中國的根”。陜北民歌大氣磅礴,新中國的發源也與陜北緊密相連,賦予了陜北民歌更多的厚重感。整場音樂會中《蘭花花》《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溝》《五哥放羊》《圪梁梁》《走西口》《三十里鋪》《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大批耳熟能詳的歌曲都在其中。周小舟介紹說,這些演出曲目里既有“土得掉渣”的原味民歌,也有經過藝術加工,用交響樂方式呈現的民歌。他說:“在黃土高原上,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就是一首歌。藍天、黃河、黃土以及陜北那特有的蒼涼,譜寫出了中國民族音樂史上的偉大樂章。”
“聆聽中國·陜北民歌音樂會”這場演出并非某個藝術院團的出訪,也不是某位歌唱家在歐洲的音樂會,而是集結了哈輝、郝歌、師樂、瑪利亞瑞希、張青春等國內外近20位歌唱家,以及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波蘭什切琴管弦樂團等近200位音樂家。
歐洲巡演首場演出在波蘭國家劇院啟動,中央民族歌舞團優秀青年女高音師樂演唱的《趕牲靈》、哈輝在古琴家楊青的伴奏下演唱的《琴歌》,以及尼日利亞的郝歌演唱的《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瑪利亞瑞希演繹的《黃土高坡》等,讓波蘭觀眾聽得欲罷不能。尤其在多位歐洲知名歌唱家演唱陜北民歌的時候,整個現場都沸騰了。
周小舟介紹說,集合200人的巡演團隊的確是件費力的事情,但為了讓民族藝術走向國際,覺得很值得。比如,外國歌唱家的語言和韻味問題,就是唱陜北民歌要解決的問題。師樂介紹說,波蘭歌唱家尤安娜·馬克西姆維奇為了唱好《秋收》,就專門請教她中文發音,自己就“意外”成了外國歌唱家的中文發音老師。除此之外,如何將陜北民歌與交響樂隊、美聲唱法相結合,都是周小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次“聆聽中國·陜北民歌音樂會”是慶祝中德文化年暨中德建交4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演出結束后,很多觀眾都鼓掌要求返場,不愿離去。對于音樂會的成功,周小舟說,“流傳在世的經典的陜北民歌,是黃河文化和黃土文化的靈魂,中華民族的絕唱;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著一種普遍的文化認同性,這就是陜北民歌的源遠流長,具有永久藝術魅力的原因。”雖然陜北民歌的地域風格很強,但用美聲唱法演繹中國民歌給歐洲觀眾聽,對于演員和聽眾都是獨特的體驗。師樂也認為,這次出訪演出提醒自己以后將嘗試用美聲的方法演繹更多中國民歌,不僅能夠容易讓西方觀眾接受,也有利于將更多的中國旋律帶到國外。
(編輯:單鳴)
· | 陜北民歌:“土掉渣”也能抗衡城市文化 |
· | 民歌聯姻交響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