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交易國際化使網拍前景看好
今年“11·11”網上在線交易創紀錄的成交規模,讓眾人驚訝于民間網購蘊藏的巨大能量。如今的人們,借助便捷的網上交易平臺,可以坐在電腦前,毫不費力地購買來自全球的商品。這種交易方式的改變,也給藝術品交易帶來變化。傳統藝術品拍賣只是有錢人的游戲的模式正在改變,一種更大范圍的網上藝術品交易成為趨勢。12月8日,在由北京古玩城主辦,易拍全球、搜狐等承辦的“古董藝術品收藏國際化高峰論壇”上,與會者就向收藏愛好者呈現了一個全球化圖景下藝術品交易正在發生的變革。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內收藏群體日益壯大,促使成規模參與全球藝術品交易成為可能。據英國皇家古董藝術組主席Chris Ewbank介紹,近年來,英國藝術品交易有一個明顯的趨勢,那就是有很多來自中國的買家,在英國購買東方的藝術品。與此同時,這些中國的買家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諸如語言問題,買家想要更多地了解拍品,但是語言障礙使他們無法與賣家有效溝通,而諸如對交易規則與流程的生疏等等也都成為中國買家參與全球藝術品交易的攔路虎。
為了讓更多的中國收藏群體廣泛參與藝術品國際化交易,網上拍賣開始成為一種選擇。但是問題隨之而來,由于不能親眼看到拍品,如何能夠放心買到貨真價實的藝術品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據英國誠信拍賣行業協會資深人士Stephan Ludwig介紹,誠信與規則一直是誠信拍賣行業協會堅持的。成熟的拍賣方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拍品和對其描述都是相符的,無論是圖片描述還是文字描述,這一點英國的拍賣行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如果這是17世紀的拍品就是17世紀的,如果是一瓶礦泉水就是一瓶礦泉水而不會是別的。
雖然有著嚴格的交易規則和成熟的制度,西方也正在為中國買家在國外交易東方藝術品提供足夠的便利,但有過競拍經驗的中國買家依然會發現其實照片上的物品與自己所拿到的東西并不完全一樣。英國皇家特許協會專員Jeremy Lamond表示,當我們和中國乃至亞洲的買家打交道時,他們中的不少人只看拍品的描述和照片,并以為拿到的藝術品會和照片上一樣。其實不然,文字描述和照片有時不能全方位表現拍品,一個完整的拍品狀況報告十分必要。尤其在遠程拍賣時,索要狀況報告是交易中十分必要的一個環節。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打消中國買家到國外購買藝術品的種種疑慮,不少中國網站如易拍全球的出現,讓中國買家得以通過中國網站參與全球藝術品交易,而不需要通過一個外國網站進行交易支付,也使得中國買家更加放心參與到更大規模的全球藝術品交易中去。隨之而來,可靠的貨運與保險也成為急需配套的一個方面。藝術品不同于普通商品,跨洋運輸中,物品的完整性以及遇到破損的賠償都是要提前考慮的。而目前藝術品拍賣保險國內還未出臺,大多數情況是轉由外國保險公司承保,此項業務也將成為未來中國保險業可待開發的一個領域。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