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漓江畫派異軍突起——黃格勝“家園”展覽引發美術界關注畫派研究

      時間:2012年12月10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亞萌

      壯錦(中國畫) 局部 黃格勝

        高2.4米、長37米,由28張八尺整宣組合而成的大氣磅礴的巨幅畫作《壯錦》,橫跨中國美術館圓廳,氣勢撼人。《壯錦》以廣西山寨為創作主題,將廣西壯、瑤、侗、苗4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民居聚于一畫,通過山形地貌、民族建筑的變化融通,把夾土夾石地貌、梯田坡地、鼓樓、風雨橋及壯苗侗瑤的民居特色融入筆端,生動展示一個鱗次櫛比、氣韻生動的多民族和諧共處的家園場景。雖是鴻篇巨制,但無論是紙張的選材、筆墨的運用、云煙的暈染、色彩的圖染、空白的留布、畫面的起承轉合、畫意的跌宕起伏,都仿佛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為冬日的北京帶來幾許南方溫暖的氣息。

        這是由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中國美協、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家園——黃格勝國畫展”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件作品,亦是中國美協副主席、廣西藝術學院院長、漓江畫派領軍人物黃格勝歷時10月有余“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力作。

        展覽展出黃格勝的105件作品,多數以中國西部山水田園民居為媒材——表現廣西本土美術資源、展現鮮明地域特色的“現代南方的新田園詩畫風”這一審美特征,這不僅是黃格勝自己的選擇,更是以他為首的“漓江畫派”面對時代與社會的選擇。

        “漓江風格”的山水圖式

        煙雨、漁燈、浮峰、倒影——一提起廣西,提起漓江,人們都會想到這些畫面;而漓江之秀,亦是數百年來名流雅士、文人墨客吟詠描摹不絕的物象,唐代詩人韓愈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為漓江山水之千古絕唱。在廣西,遍及全區的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景色、以北部灣為代表的亞熱帶海濱風光、連綿的桂西北崇山峻嶺、古樸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花山巖畫和八角寨等文物古跡……廣西漓江地區秀麗、幽靜、柔情、含蓄的美,為廣西的美術家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他們的作品已形成了在概念上的地域性、多民族性的創作風格。借助現代文明工具,中國畫家可以涉足萬水千山,20世紀以來,秀麗的漓江因此給中國畫家很大影響:徐悲鴻的《煙雨漓江》最得漓江神韻;李可染到桂林寫真后,漓江系列作品遂成其一生創作的經典畫作;黃賓虹赴桂林講學,桂林山水也成為他以后創作的一個重要題材——漓江對20世紀中國畫產生了巨大影響。

        上世紀60年代,廣西的一批繪畫名家就提出了關于建立屬于廣西自己的畫派的主張。陽太陽先生提出“桂林畫派”主張,以漓江、桂林山水為題材創作了《漓江木排》《漓江雨霽》《漓江煙雨》等一批優秀的藝術作品;涂克針對亞熱帶自然環境特點提出建立“廣西畫派”;黃獨峰針對廣西的自然環境與人文底蘊,提出“嶺南畫派西移”的學術主張;而黃格勝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倡導、籌建“漓江畫派”,把表現漓江和桂北山水風景當做己任,成為倡導漓江畫派的關鍵人物。

        1985年,黃格勝完成長達200米的《漓江百里圖》。這件作品氣勢恢弘、豪邁奔放,又兼具清新疏朗、典雅婉麗。評論家表示,它把“漓江煙雨,漁家燈火,千峰碧透,浮山倒影”的美景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展示了廣西本土美術資源的豐富性和獨有的藝術表現潛力,更創造了一種堪稱“漓江風格”的國畫山水圖式。此后,張冬峰、鄭軍里、劉紹昆等中青年畫家,迷醉于廣西風情,經過心靈的聯結和再造,描繪出一幅幅意味雋永的畫面。

        據漓江畫派促進會副會長韋俊平介紹,自2004年培育漓江畫派以來,畫派共舉辦畫展30多次,舉辦50人以上參加的大型采風寫生活動6次;“漓江畫派的畫家們也都明白,任何抱殘守缺、不求創新、只會模仿前人風格和古代農耕時代的田園理想是沒有出路的。所以漓江畫派畫家們都在以不同的風格和形式探索田園詩畫風中的現代表現方式。雖然同樣表現山水風景的田園題材,但漓江畫派畫家們無論從符號、色彩、技法、構圖、形式和意境上,已經賦予全新的現代生命。在突出現代風格的同時,漓江畫派的最大特征就是‘寫生化’和‘生活化’,也就是‘南方’畫風”。美術批評家陳履生認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殊的文化區域給予了20世紀中國美術的巨大影響;地方性的畫家集聚在一起,共同探討相關的藝術文化問題,使得這個地方的藝術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從這一點而言,近20年來,漓江畫派的形成與發展,是中國美術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畫派發展需要理論“顯色”

        在培育漓江畫派的過程中,廣西美術界組織了不少展覽和寫生活動,如蘇旅、劉新策劃的“我們的亞熱帶——南方的風景2002展”,蘇旅、石向東策劃的“一頻道——廣西前衛藝術六人展”、雷務武策劃的“廣西版畫九人展”等專題展覽。展覽策展人和理論家們希望將漓江畫派的創作集中在“南方的風景”這個點上。但黃格勝也發現,進入21世紀后,廣西美術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成績,但也需要更深層次的反思。用作家潘琦的話說就是:廣西美術是好作品多,精品少;好畫家多,大畫家少。——這的確一針見血地點中了廣西美術的軟肋——思考如何以理論加強創作、如何整合廣西美術資源和隊伍,是目前漓江畫派發展的重中之重。

        “文化界流行著一句話:藝術之樹常青,而理論是灰色的。相比于漓江畫派在作品創作方面的成就,理論研究仍比較欠缺:一方面是著述不多,缺乏系統研究和理論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是理論落后于實踐,多為實踐經驗的總結,缺乏對畫派發展內在規律性的總結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謀劃。畫派的理論研究應在滿足對藝術創作進行進一步闡釋、深化、總結、探索規律的同時,著力于指導、謀劃畫派‘應該是什么’、‘應該怎么做’;這其中,加強理論研究工作對畫派建設尤其重要。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在經過實踐檢驗之后,反過來又進一步推進理論的研究、思考,工作經驗、教訓的總結,發展規律的探索,這是漓江畫派各項事業得以順利發展,藝術創作獲得長足進步的必要條件。”黃格勝說。這其中的反例就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劉紹昆、高峻、謝森、黃菁、劉晨煌策展的“開始畫展”,曾經引起國內美術界的廣泛關注,成為“85新潮”南方最早的前衛畫展;但因為后續的策劃、理論、展覽沒有跟上,最終和全國美術的發展拉遠了距離。

        “我們現在有漓江美術發展論壇,可利用這個論壇,廣邀國內外美術理論名家,發動廣西本土的理論工作者和美術工作者,對漓江畫派的時代特征、藝術特征、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審美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最終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在廣西美協副主席、漓江畫派促進會秘書長蘇旅看來,論壇是發展和強化理論的一個抓手,但不能僅僅簡單做一個畫派的理論建設,“我們需要以漓江畫派和論壇為平臺,把國內甚至世界的美術理論家吸引到廣西來,把論壇做成具有國家級水準的一年一度的美術理論年會,研討當代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問題,形成引起美術界關注的熱點。”

        而不少持續關注漓江畫派的理論家也發現,畫派與學院相互依托,互為平臺,共同提高的策略,也是在漓江畫派的培育與發展中理論建設的重要一環。據介紹,漓江畫派促進會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中,約有52%是廣西藝術學院的專業教師;廣西藝術學院設立了漓江畫派藝術研究中心并成功申報成為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收集整理漓江畫派資料,編印《漓江畫派》雜志,出版漓江畫派系列文獻,為漓江畫派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平臺,對漓江畫派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研究。這不僅為漓江畫派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更為畫派發展及時把脈,提供思路。—— 一個畫派與一所高校的理論合作,為文化發展模式提供了一個新的版本。

        “一首《藍色的多瑙河》使多瑙河名聞天下。作為一個在山區長大的壯族人,我要用手中的筆謳歌漓江,把家鄉的山山水水介紹給全世界。”黃格勝如是說——而這亦是眾多漓江畫派人的愿望。


      (編輯:竹子)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最近免费2019中文字幕大全|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直播|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一区 二区 三区 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