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樓聯合申遺前景如何?
國慶節后,一則文化信息令人關注:南昌滕王閣、武漢黃鶴樓等十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將于下月在長沙共同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日前也收到長沙有關方面發來的申遺邀請函。寧波大學歷史系教授龔纓晏認為:十大名樓選擇聯合申遺,反映了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但對申遺前景,他卻并不樂觀。
記者了解到,十大名樓聯合“申遺”是由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推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創辦于2004年,由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大觀樓、蓬萊閣、鸛雀樓六大歷史文化名樓發起成立。此后,長沙天心閣、南京閱江樓、西安鐘鼓樓、寧波天一閣和杭州城隍閣相繼加入,歷史文化名樓的“家族成員”增加至11座。除城隍閣外,參與申遺的十大名樓包括:滕王閣(南昌市)、岳陽樓(岳陽市)、黃鶴樓(武漢市)、鸛雀樓(永濟市)、蓬萊閣(蓬萊市)、大觀樓(昆明市)、閱江樓(南京市)、天心閣(長沙市)、鐘鼓樓(西安市)、天一閣(寧波市)。十大名樓作為“文化景觀”類型,將于11月舉辦的“2012年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市長論壇暨第九屆名樓年會”上,簽署《中國十大名樓聯合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長沙宣言》,正式啟動名樓聯合“申遺”工作。
提起十大名樓將聯合申遺一事,《鄞州文史》主編、寧波文化學者戴松岳頗感振奮,“每一個讀過書的中國人,有誰不知道王之渙的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說的就是十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啊!”戴松岳告訴記者,這十大名樓,每一座樓都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每一座樓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內涵。戴松岳表示,在中國,有著文化內涵的建筑成千上萬。但是,這十大名樓卻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所以,“無論是誰推動申遺,都是一個偉大的舉措”。而在這十大名樓中,“天一閣又有其獨特的意義。”戴松岳說,“其他9座名樓都是以建筑取勝,唯獨天一閣例外。論形制,天一閣只有兩層樓,實體面積也不大。但它能躋身十大名樓,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本身的內涵。如果說其他名樓是內容服從于形式的話,那么,天一閣則是形式屈從于內容。”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目前閣藏典籍30余萬卷,包括珍槧善本8萬余卷,且不少為海內孤本。“正是因為有了書香,天一閣才聞名于世,在十座名樓中,它是獨一無二的。”戴松岳表示。
至于十大名樓為什么選擇捆綁申遺,龔纓晏認為,這樣做更能反映中華文明的豐富性。在他看來,中國區域文化特征鮮明,“單一的區域文化,不足以代表中華文化,而十大文化名樓,代表了不同的區域文化,捆綁申遺更能彰顯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但對十大名樓申遺的成功率到底有多高?龔纓晏對結果卻并不樂觀。他解釋說:去年6月,杭州西湖以“文化景觀”的身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湖申遺成功,是因為它是各種景觀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十大名樓是現代人把它們湊在一起的,并非自古有之。也有專家認為,此次參與申遺的名樓有的是最近幾十年間重新修建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假古董”。“假古董”都能申遺,這不成了笑話嗎?甚至有專家說:“國家文物局能不能通過都成問題。”
(編輯:偉偉)
· | 記憶申遺與文化堅守同樣可貴 |
· | [文化評析]巨資申遺與爭當“貧困縣” |
· | 申遺之后考驗才開始 |
· | 申遺,究竟為了什么? |
· | 陜西:《中國明清城墻申遺聯展》在西安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