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民間剪紙薈萃輝南爭奇斗艷
時間:2012年09月14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
白山童趣 徐景新
8月29日,由中國民協剪紙藝術委員會主辦的“輝發杯”全國剪紙大賽頒獎典禮在吉林省輝南縣舉行。來自文化部、中國民協、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廳、吉林省民協、吉林省滿族剪紙研究會的有關專家和剪紙愛好者參加了此次活動。
據悉,本次大賽歷時半年,共征集來自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548名剪紙藝術家作品904件。經過專家評委綜合評比,共評選出特等獎9名、金獎20名、銀獎30名、銅獎88名。賽會期間,組委會還舉辦了全國剪紙高峰論壇。
剪紙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在全國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格流派。
據了解,輝發滿族剪紙始于明代,由于人們對嬤嬤神及動物神靈的崇拜,其剪紙常常作為吉祥物貼在墻上、窗戶上,以表現薩滿祭祀活動為主要內容,作品色彩鮮艷、造型獨特,集中反映了輝發滿族習俗。2011年,輝發滿族剪紙被批準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輝南縣高度重視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揚,努力將剪紙元素運用于服裝、飾品、工藝品等諸多領域,把剪紙和其他設計行業相融合,積極開拓剪紙產業化道路,成立了輝發滿族剪紙協會,先后舉辦剪紙培訓班10余期,并在研發中心籌建了面積640平方米的剪紙展廳,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及物資支持。目前,直接從事剪紙產業人員38人,年創利潤38萬元,農民直接增收1萬元。輝南縣還將在撫民鎮建立輝發滿族剪紙基地,進一步擴大輝發剪紙文化產業規模,實現文化產業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藍色的蒙古高原 榮鳳敏
農家生活 劉春梅
三十六窗格 謝光艷
陜北風情 劉真榮
(編輯:劉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