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丙安、葉舒憲等專家共同倡議將七夕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在中國七夕文化研討會上,烏丙安、葉舒憲、李稚田、柯楊、宋兆麟、傅功振等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七夕是全國性的傳統民俗節日,匯合了七夕節和牛郎織女傳說兩項國家級非遺項目,既具有節日精神的統一性又具有地域文化的豐富性。會上專家學者共同簽署了《關于將七夕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倡議書》,呼吁將七夕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讓人們盡情享受七夕文化帶來的快樂。倡議書全文如下:
農歷七月初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自秦漢至今,兩千多年來,每逢此日,從官方到民間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辦各種各樣的紀念慶典活動。2006年5月,“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體現了人們對幸福家庭的期盼,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已成為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重要節日。
據歷史資料和文物古跡考證,長安斗門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重要流傳地之一。七夕節日文化傳統及其豐富的民間文化表現形式寄寓著中國人民純真的審美理想與美好的生活愿望。牛郎織女傳說與孟姜女傳說、白蛇傳傳說、梁祝傳說已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四大傳說”。今日又逢七夕佳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邀集國內著名專家和學者匯聚長安斗門,拜謁了被當地群眾奉為神靈的漢代牛郎織女石像,切身體驗了民間紀念活動的盛況,看到當地群眾受這種節慶活動的熏陶,家庭穩定、夫妻和睦,深受感染。結合此節日在全國各地影響彌遠的現實,專家們一致認為,將每年的“七夕節”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在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有利于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全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特此鄭重倡議將七夕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編輯:劉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