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吉思汗圣火文化之鄉落戶內蒙古鄂托克旗
時間:2012年09月14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孔宏圖
8月20日,第二屆中國·阿爾寨文化(旅游)節暨2012年鄂托克旗那達慕大會開幕式在內蒙古鄂托克旗舉行。開幕式上,中國民協授予內蒙古鄂托克旗“中國成吉思汗圣火文化之鄉”,并宣布在此建立“中國成吉思汗圣火文化保護基地”。
元睿宗景襄皇帝拖雷為蒙古民族的統一和興旺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自古以來,拖雷靈帳的祭祀活動,多以祭祀圣火為主要內容。作為拖雷的后裔,鄂托克旗歷代首領、扎薩克以及守護拖雷伊金靈帳的達爾扈特人,一直承擔了成吉思汗圣火的傳承與祭祀。世代相傳的拖雷伊金祭奠,內容豐富,規模宏大,體現出古老神秘的游牧民族傳統文化特點。祭祀儀軌及祝詞、頌詞、祭文、祭歌等都涉及蒙古民族古老原始的歷史、文化、信仰、觀念、風俗等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拖雷伊金祭祀承載了游牧文化的核心特質即移動性,它沒有不可移動建筑,隨守護達爾扈特人的游牧而移動,這是現存祭祀文化中獨一無二的。2007年,拖雷伊金祭奠文化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編輯:劉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