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一種信念,一種能量——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攝影作品選登
鄉村教師往往生活在最困難、最偏遠的地方,靠著微薄的收入,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將知識與溫情傳遞給大山里的孩子們。從“80后”到耄耋老人,可能這些鄉村教師的知識不夠豐富,教學手段不夠先進,但他們卻是孩子眼里最美的老師。正是這800余萬鄉村教師的無私奉獻,給最渴望知識的孩子們帶來了光明與未來。當然,如果沒有“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這個活動,沒有光明日報社與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書畫攝影作品展”,我們可能永遠也不認識他們。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希望用圖像這種更直接的方式,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鄉村教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真誠希望通過我們微薄的力量,向讀者傳遞一種信念,釋放一種能量,而這個信念與能量,或許是此時此刻中國社會最為需要的。
浙江麗水遂昌大柘中心小學,林建平老師指導孩子們訓練。 葉利芬 攝
這位老教師已經退休,為了留守孩子不荒廢學業,他發揮余熱,在自家炕頭建了“教室”,為留守學生義務上課。 佟飛 攝
湖北恩施咸豐縣丁寨鄉天上坪教學點,劉永剛26年來堅守在教學一線,每周一他都會和學生們一起舉行升旗儀式。 王艷 攝
在海拔2800多米的五道天梯和90多處拐彎與絕壁相連的陡峭山路上,李桂林、陸建芬夫婦通過背、拉、扶等多種方式,接送孩子們上學和回家。 袁孝正 攝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宋南村“啟音聾兒言語康復中心”,這里有40多個孩子,年齡3歲至14歲之間,每天都有專業老師指導這些“折翼的天使”進行發音和聽力訓練。 凌海寧 攝
90歲的“孩子王”陸耀球五十年如一日照顧著孩子們。 朱健興 攝
地處川滇交界的大山之中,有一個叫利加咀的蒙古族部落。18歲的達瓦卓瑪在村里的小學任教,她是本村人,早晚和學生一起上學、回家。 樓美如 攝
(編輯:劉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