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也是門大學問
在國內拍一部電影不能像好萊塢商業片那樣可預見結果,投資拍片若想賺錢只有寄希望于少數幾個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依賴于曾經有過成功作品的導演和制作團隊,中國電影市場缺少的是大量發揮穩定的標準化作業。
陳嘉上版《四大名捕》中的冷血、無情
2008年票房大賣的《畫皮》似乎影響了陳嘉上此后幾年的拍片風格,去年的《畫壁》基本是拙劣地照搬《畫皮》的成功元素,7月12日正式上映的《四大名捕》,依然有《畫皮》的影子。《畫皮》把《聊齋志異》中一篇不涉及情感糾纏的鬼怪故事發展成與現在社會風氣相合的三角戀愛戲;此次《四大名捕》改編自溫瑞安的同名武俠小說,大概陳嘉上嫌原著單純的武俠懸疑不夠吸引眼球、感情線單薄,于是故技重施將書中本是男性的無情改為女性角色,并與冷血和姬瑤花有三角關系的情感戲。但因為是三部系列影片,所以上映的第一部中三者感情僅限于眼神的交流和含蓄的表達,影片的敘事主線還是圍繞鑄幣銅模被盜,市面上假幣流通,兩個互為競爭關系的破案機構六扇門與神侯府都受命調查此案,力圖揪出幕后元兇展開。
當初《畫皮》為能通過電影審查,將原著中的獰鬼改為周迅扮演的嫵媚狐妖,最終將影片定性為“東方魔幻”,這個為電影宣傳而劃分的類別或許不準確,但《畫皮》確實有別于過去的國產電影類別;這次陳嘉上在《四大名捕》中對傳統武俠片也有所突破,《四大名捕》在人物技能設計上比傳統武俠片更多了奇幻色彩。無情會讀心術,并可使用意念運物;冷血發怒后會變身狼人;追命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外力就像蜘蛛俠一樣在屋頂瀟灑縱躍;鐵手是個機械奇才,他為無情制作的輪椅可以跟隨人的心愿移動;大反派安世耿可將人灼燒或者冰凍起來,并且還能用西域奇術召集死去的人組成“敢死軍團”。這些預期令影片更具可看性的超現實人物技能反而遭受惡評。很多人不習慣武俠電影中加入這么多超現實元素,但是在傳統武俠電影中也充滿對人類體能的高度夸張,尤其是武俠片中通常都會出現的頗具可看性的輕功,完全違背了重力原理,為何我們卻能習以為常?再如摘花傷人、一陽指,現實中又怎么可能?但我們對于國產電影的評價容易先入為主,缺少平和的觀影心態。如果認為好萊塢電影里普通高中生被蜘蛛咬后變為以摩天大樓為秋千架蕩來蕩去的超能俠士或科學家受到輻射污染變為越憤怒越力大無窮的綠巨人這樣的故事設置毫無違和感,為何不能對陳嘉上“打造華語電影自己的超級英雄”(陳嘉上語)進行的嘗試寬容些?
《四大名捕》故事節奏緊湊,講得也還算圓滿,但因為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很大一部分劇情需要交待人物來歷、人物性格及人物關系,所以似乎影片高潮還沒有真正到來,而在影片大約四分之一的時長里就暴露了影片里最大的反派身份——財神爺安世耿——破案懸疑的一面被削弱了。反倒是影片結束時安世耿生死未明,暗示王爺也是反派為下部影片留下伏筆的開放式結局更吸引人。陳嘉上確實已在影片上映當日就正式開拍后兩部。好萊塢賣座電影多成系列,比如今年上半年大搶國產電影票房的《碟中諜》已是該系列的第四部,《黑衣人》也已拍至第三部。而國產電影少有系列電影,《四大名捕》若想做成成功的系列電影,后兩部在故事上還需多下功夫。
因為產業的標準還不固定,觀眾的觀影趣味也未真正成熟成型,在國內拍一部電影不能像好萊塢商業片那樣可預見結果,投資拍片若想賺錢只有寄希望于少數幾個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依賴于曾經有過成功作品的導演和制作團隊,但是最終結果還得靠運氣,中國電影市場缺少的是大量發揮穩定的標準化作業。評價電影的標準也應該根據它的定位、類型和想要達成的目標有所不同。《四大名捕》是部標準的爆米花電影,不能以看《桃姐》的標準看《四大名捕》,《四大名捕》也從未將進入影史佳片榜作為訴求。要拍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也是門該好好琢磨的大學問,對我來說,《四大名捕》作為爆米花電影是部達標的影片,許多地方甚至超出預期。
(編輯:劉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