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歌”唱響中國大地
“理想之歌——傅庚辰作品音樂會”近日在貴州成功舉辦,這臺音樂會自去年5月在北京首演以來,已在全國6個省市演出7場——
“理想之歌——傅庚辰作品音樂會”現場 楊 艦 攝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雄渾嘹亮的歌聲,響徹貴陽大劇院音樂廳。為慶祝建黨91周年和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喜迎黨的十八大召開,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理想之歌——傅庚辰作品音樂會”近日在貴陽舉行了兩場演出。青年指揮家簡柏堅執棒貴陽交響樂團,演出了中國音協名譽主席、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不同歷史時期創作的藝術精品。音樂會后,主辦單位還舉行了座談會。大家對這臺音樂會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這是一臺充滿革命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音樂會,令人振奮,使人感佩,這些優秀作品將滋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紅土地上奏響紅色樂章
作為老一輩作曲家,傅庚辰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60多年來創作了1000多件音樂作品,體裁多樣,風格獨特,成就卓越。音樂會在大型聲樂套曲《毛澤東之歌》中拉開帷幕,這部大型組曲由《序曲》和毛澤東的《西江月·井岡山》《七律·長征》《十六字令·三首》《憶秦娥·婁山關》《菩薩蠻·大柏地》《沁園春·雪》《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7首詩詞組成,詩詞的創作時間跨度從1928年到1949年,展現了從開辟井岡山道路到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中國,可以說是革命戰爭年代的歷史概括。組曲以獨唱、合唱、交響樂等藝術形式,將詩詞中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演繹得淋漓盡致。序曲由歌唱性的主題開始,貫穿全曲,音樂形象鮮明;《七律·長征》《十六字令·三首》用復調手法加以發展,旋律交替進行,充分展示各聲部的對比;《憶秦娥·婁山關》木管引入前奏,意境悠遠;《菩薩蠻·大柏地》為女聲獨唱,民歌風濃郁。新穎的構思和多種技法的運用,使這部組曲的音樂主題突出,又富有變化,深化了詩詞的意境,極具藝術感染力。總政歌劇團著名歌唱家秦魯鋒擔任了《毛澤東之歌》中3首歌曲的獨唱,他的演唱高亢明亮、充滿激情。
近年來,作曲家為老一輩革命家詩詞譜寫了幾十部作品,這臺音樂會雖只選唱了3首作品,但能體現出作品風格的多彩和濃烈的革命激情。如朱德詩《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五周年》親切深情,周恩來詩《大江歌罷掉頭東》慷慨激昂,陳毅詩《梅嶺三章》悲壯雄渾,深深打動了觀眾。海政歌舞團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霍勇擔任了后兩部作品的獨唱,他的演唱深沉渾厚,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憂國憂民的壯烈情懷、爽朗果敢的性格和勇于犧牲的精神。
音樂會上演出的幾首傅庚辰新作,可以看出作曲家在創作上的探索和創新。《航天之歌》采用西洋技法與民族音調的糅合,拓展了作品的表現力,聽來又很富中國氣派。《站起來》旋律朗朗上口,節奏鏗鏘有力,合唱聲部從低音到高音的層層遞進,雄壯有力,唱出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豪情。
傅庚辰是一位堅持為人民創作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充溢著親切的民族韻味和民族音調。音樂會上演出的歌曲《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地道戰》《雷鋒,我們的戰友》,交響詩《紅星頌》中的《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這些在群眾中廣為傳唱的優美旋律,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大家情不自禁地擊掌應和。
參加演出的貴州省青年歌唱家成莉、黃鶯、朱嬈、殷文霞、孫鵬飛等的演唱也各具特色。擔任合唱的貴陽合唱團、貴州大學藝術學院合唱團、貴陽匯美藝校少兒合唱團的團員們的演唱,配合默契、聲音富有層次和表現力,很好地表達出作品的內涵和意境。
擔任音樂會總導演的貴州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汪信山說,這臺音樂會為高水平作品搭建了一個傳播平臺,曲目的選擇突出貴州特色,群眾喜聞樂見,對我們當地的創作、表演水平的提升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唱這樣的歌我們感到很過癮
這臺音樂會從組織到演出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參演人數達300余人,作品的演唱難度也很大。時間緊、任務重,為組織好這臺音樂會,承辦單位貴州省文聯全力以赴。各參演單位也加班加點進行排練。貴陽合唱團是一支由當地各行各業人員組成的業余合唱團,年齡從18歲至60歲,但演唱卻很“專業”,曾獲得奧地利格拉茲第五屆世界合唱比賽民謠組金獎、“多彩貴州”合唱比賽金獎。團長韓樹林介紹道,《毛澤東之歌》對他們來說完全是新作品,大家決心以最完美的聲音來詮釋作品。團員陳天桂表示,獨唱講究的是個性,但合唱體現的是共性,各個聲部的融合才能體現出一種和諧之美,唱起這些歌也是對革命精神的一種弘揚。擔任合唱任務的還有貴州大學藝術學院合唱團的80多位青年學子們,指揮譚松介紹道,學校領導非常重視這次演出,特意調整了期末考試的時間。這次演出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藝術實踐機會。同學們更加了解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被老一輩革命家的情懷深深打動。作品的旋律優美,很有氣勢,唱起來很過癮,他們很喜歡。貴陽交響樂團是一個成立僅3年的年輕樂團,最近剛完成了在新加坡的演出。樂團常任指揮簡柏堅生于香港,留學英國,同時擔任澳門交響樂團指揮助理。他如何理解這些作品并體現在樂隊、合唱隊的表現之中?他說,雖然自己的成長環境不同,但自己是個中國人,好的音樂是沒有欣賞障礙的。我能指揮傅老的作品音樂會,感到很榮幸。為了排練這臺音樂會,他又進行了“補課”,對作品的創作年代、歷史背景進行了解,加深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地表達出作品的意蘊。為了保障合唱部分的整體水平,他還分別到3家合唱團單獨進行排練,下了很多功夫。
秦魯鋒說,《毛澤東之歌》是作曲家懷著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和熱愛之情寫的,思想內涵深厚,沒有相當的藝術功力寫不了這樣宏大的題材。這樣的演出對自己也是一種學習,很多地方也是慢慢體會、揣摩,才能進一步理解作品要表現的東西。霍勇近來非常忙碌,好幾場演出等著他,來貴州前剛參加了“心連心”藝術團的慶祝“七一”的演出,到貴陽時身體感到不適,硬是用藥頂住上了場。
>>優秀作品的力量是無窮的
“理想之歌”音樂會去年5月在北京首演之后,陸續在安徽、湖南、黑龍江、廣州進行了巡演,直至貴州共進行了7場演出,并在北京、廣州、貴州等地召開了座談會。人們普遍認為,傅庚辰的作品既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又有濃郁的民族氣息,旋律優美,音樂會所演之處,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觀眾們一方面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理想情操所打動,另一方面也被氣勢磅礴、優美動聽的音樂所感染。這說明,優秀的文藝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強大的生命力。在貴州就有一件生動的事例:音樂會結束后,貴陽合唱團團長陳樹林找到記者,希望幫他們聯系傅庚辰同志,想把《小平之歌》中的《小路》改編成無伴奏合唱,他們認為這首作品的結構非常適合改編成這種演唱形式。傅庚辰已同意他們進行改編。該團應邀今年10月赴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專場無伴奏合唱音樂會,相信他們將把中國的優秀作品傳播得更遠。
談起自己的創作,傅庚辰說,理想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許多杰出人物的理想信仰都在他們的詩篇中放射著光芒。“在幾十年的音樂創作中,我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毅、葉劍英、胡喬木等同志的幾十首詩詞譜過曲,譜曲的過程,也是我學習的過程,革命前輩的光輝思想、壯麗人生、高尚情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給了我深刻的影響,推動我為理想信念而努力奮斗。”在音樂會舉行前的排練空隙,記者隨同傅庚辰參觀了遵義會議舊址、瞻仰了紅軍烈士陵園、登上了當年紅軍激戰的婁山關。他談起當時的一些歷史細節,如數家珍。記者深感這都是他為革命家詩詞譜曲的時候,潛心研究中國革命歷史的結果。因此,他才能深刻理解這些詩詞的深厚內涵,化作心中洶涌的樂思。
在節目排練現場,兩位“90后”學生追著傅庚辰要與他合影,他們說,“我們是聽著您的歌長大的。”這也是記者在貴州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從上世紀50年代生人直至現在系著紅領巾在臺上唱著《紅星歌》的少兒合唱團的團員們都這樣說。人們熟悉傅庚辰筆下的歌聲,他的音樂作品高揚理想主義的旗幟,鼓舞和影響了幾代人。
正如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宣傳部部長諶貽琴所說,“理想之歌”音樂會能在貴州舉辦,是對老區人民的厚愛,意義深遠。優秀的文藝作品將激勵我們為省黨代會提出的“構筑精神高地,沖出經濟洼地”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理想就是力量,理想就是方向,理想就是旗幟。讓“理想之歌”唱響中國大地。
(編輯:偉偉)
· | 傅庚辰、董耀鵬談音樂和曲藝維權 |
· | 傅庚辰新歌《老百姓的雷鋒》撫順首唱 |
· | 傅庚辰作品音樂會在滬舉行 |
· | 傅庚辰作品音樂會唱響“理想之歌” |
· | “映山紅”反映音樂家傅庚辰藝術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