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弱國文化傷害一個國家的生命力
為了建設文化強國,就必須建立強國文化。但建立強國文化,就必須反對弱國文化。這里也存在文化的破與立的問題。目前的弱國文化有種種形態,一是粗鄙,二是腐朽,三是墮落。我們應該明確地反對這種種不良文化。
現在我們主張建設文化強國,主要是強調不僅要建設一個經濟強國,而且也要建設一個文化強國。文化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文化是軟實力,是民族的靈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第二,文化也是硬實力,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的重要部分;第三,文化和科技結合,將會改變和創造新的現代生活方式。就目前的國情而言,我們還只是文化大國,但并非文化強國。因此,現階段建設文化強國,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將樹立中國的嶄新形象。
建設文化強國作為我們的理想有其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就長遠目標而言,建設文化強國就是要使當代中國文化恢復漢唐盛世氣象,實行中華民族偉大的文藝復興;同時,也要使當代中國文化走在當今世界文化的前列,在世界的多元文化中放出異彩。就短期目標而言,建設文化強國就是要把文化事業的發展系統化、制度化;把文化產業的發展市場化、法制化。以此讓文化走進人民的日常生活,豐富和提升人民的文化消費水平。
但我們如何建設文化強國?這需要我們從當代中國的文化現狀出發,思考文化發展的正確路徑。在此,文化理念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建設文化強國,就必須建立強國文化。只有強國文化,才有文化強國。但建立強國文化,就必須反對弱國文化。這里也存在文化的破與立的問題。
目前的弱國文化有種種形態。一是粗鄙。它以低級的內容和形式違背了現代人類文明的一般準則。二是腐朽。它往往宣揚與當代社會格格不入的陳腐的生活方式和價值標準。三是墮落。它主張的只是享樂、消費,有的甚至暗含包括吸毒等頹廢的行為。這些弱國文化會損害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的風氣,更會傷害一個國家的生命力。我們應該明確地反對這種種不良文化。
與弱國文化不同,強國文化會激發、壯大一個國家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當代中國文化應該大力弘揚這種文化。就歷史形態而言,它包括了數千年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偉大精神,其智慧的結晶就是儒家的仁愛、道家的自然和佛家的慈悲;百年來志士仁人振興中華的不屈不撓的堅強探索;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人的開拓進取等。當然,一種強國文化不僅僅是傳承和借鑒,而且也是創新。創新是強國文化的根本。
只有當代中國文化本身強大了,它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成為文化強國。
(彭富春 全國人大代表)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