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視點]京城劇場擴容后的新問題
今年10月底,北京東城區和西城區公布演藝區規劃,宣布打造首都核心演藝區。總投資150億元的西城區天橋演藝區至2015年將建成30個劇場群,至2020年,將建設成擁有50個演出劇場群的演藝集聚區。而東城區的天壇演藝區,將在今后5年內新增34座劇院,打造園林式天壇演藝集聚區。北京未來的劇場數量可能達到200多個。
北京需要多少個劇場?一大批新增劇場的涌現,將會觸動北京戲劇市場的哪些神經?這些劇場的有效運營如何保證?近日,作為“2012北京國際演藝服務平臺”啟動儀式的相關活動之一,一場主題為“北京需要怎樣的劇場生態”的研討會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
東方先鋒劇場內景
北京的劇場多嗎?
北京現有的劇場有多少?道略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毛修炳提供了一組數據:北京能夠常年演出的劇場,去年的數量是128個,加上偶爾演出的,大概共有160個。所以,如果加上東西城區將建的劇場,北京的劇場數量在未來將達到200多個。
“一下子冒出這么多劇場,可能很多人會心存疑問,劇場投資是不是過熱?北京需要這么多劇場嗎?”毛修炳說,“其實從長遠看,就應該要這么多。”他介紹,在紐約,平均每100萬個人有42.5個劇場,但在北京,目前平均每100萬個人只有8.8個劇場。所以,如果以此為參照,北京劇場的絕對數量并不算多。
在這些劇場中,真正被大家認可、有效利用的其實更少。毛修炳介紹,北京現有的160個劇場中,每年演出場次能超過50場的還不到一半。50場是個什么概念?國話東方先鋒劇場總經理、資深劇場人傅維伯表示,一個劇場如果真要擔負起作為文化設施的功能和社會責任,每年的演出場次應該在280場左右,這樣劇場的作用才算真正發揮。所以他認為:“北京現在有這么好的戲劇發展形勢,需要多建劇場,但如何讓它們真正起到劇場的作用,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p>
所以,在新建劇場的同時,改造現有的沒有被充分利用甚至低效運營的劇場空間,將這部分資產盤活,也是劇場從業者的共識。由具有50多年歷史的東宮電影院改造成的東宮影劇院是一個具有480個座位的中型劇場。該劇院自今年10月開業,開幕大戲是濮存昕主演的《說客》,隨后2011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的一些展演劇目和其他口碑不錯的劇目都在該劇場演出。東宮影劇院運營總監、北京道樸文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雷表示,按照目前的演出密度,東宮影劇院一年的演出場次能達330場左右,如今該劇院的檔期已經排到了明年的四五月份。“以前文化宮的電影放映大廳,通過改造也具備了劇場的功能,而且成為演出者愿意在舞臺上表演的劇場空間。東宮影劇院的改造可以成為一個樣板,它的方式是可以復制的。”王雷說。
蜂巢劇場
創作和運營人才從哪里找?
當數量眾多的劇場建成以后,直接面臨的就是演什么和劇場如何運營兩個問題,其實這又可以最終歸結于一個問題:創作人才和運營人才從哪里找?
傅維伯說:“按照現在戲劇作品的創作情況,如果一下子涌現出這么多劇場,數量和質量的支撐上有一定難度,因為作品、創作者、創作資源、資金等,都是逐步積累的?!彼浪懔艘幌?,假設北京有100個劇場要實現常態演出,每年大概需要1000到2000部作品,但目前北京戲劇界在編劇、導演、演員、舞美等人才資源的積累上都不夠。
毛修炳擔心的也是“劇場熱、劇本荒”的問題?!艾F在很多戲劇專業畢業的學生都不愿意寫話劇劇本,而是去寫影視劇本了,因為那個來錢快,所以很多優秀的話劇編劇都流失了,也導致話劇市場這幾年的好劇本不是很多?!?/p>
而留下來做戲劇的人,在王雷看來,大多數都是真心實意地去做這件事情的,“憑著熱情、理想去做戲,有些人還自己貼錢”。他認為真正的戲劇人是可親可敬的,“只要給他們一些起碼的費用,加上雙方的信任和承諾,就能推動他們做很多事情。”
在北京,如果有200個劇場,是否相應的具有200個會運作劇場的人?答案或許不容樂觀。王雷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經歷:他曾遇到一個想做劇場運營的人,對他大講特講服務如何人性化,其舉措就是給來看戲的觀眾每人發一瓶礦泉水。這讓王雷深感懂劇場運營的人才太少。
劇場運營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像傅維伯這樣的資深劇場人,也很難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游刃有余?!耙徽劦浇浬?,有很多觀念就轉不過來。”他說,“像我們這樣既搞藝術創作,又做經營管理和制作,由于面對的事情很復雜,心理壓力很大。”在他看來,對于劇場管理,現在很多人并沒有很清晰的概念,“劇場的運營管理,是一門學問,要對賣的商品有自己的認知和體會,不是簡單的誰都能干的事。”
東方先鋒劇場
一年演出多少場才能保證正常運營?
一個劇場一年最低要演出多少場次,才能保證它的正常運營?傅維伯的估算是330場左右。關于國話東方先鋒劇場的運營情況,他介紹,劇場所在的東方廣場區域,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是6元,所以2000多平方米的國話東方先鋒劇場每天的租金成本是12000元左右,但是我們一天的場租是6000元?!耙簿褪钦f即便不算劇場的人力成本和各種設備消耗,先鋒劇場每天就要賠6000元。”他說,“但為什么賠錢還要做?因為中國國家話劇院必須承擔起國家戲劇發展的社會責任。”曾經有人找來想在劇場里演出二人轉,被傅維伯斷然拒絕了,“如果想賺錢,干脆開演唱會、夜總會,但國話絕對不開,它有自己的社會責任?!?/p>
“目前想把劇場和戲劇投資作為盈利的事情去做難度很大?!蓖趵滓哺袊@。對于劇場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他表示,除了演出,劇場同時也要肩負起培養相關人才和演出項目的責任,“比如首都劇場,它不只是一棟樓,而是有一個龐大制作團隊的支撐,才會獲得大家的認可?!彼⒉黄诖龞|宮影劇院有多高的盈利,“我們對劇場的要求是,低收益運營或者略虧運營但保證它持續有好的作品、滿場的觀眾和熱度,使劇場所在的區域熱起來?!?/p>
做戲劇是一件堅守理想的事情。做過3個劇場的傅維伯,稱自己“到現在還是一個窮光蛋”,這么多年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就是因為對戲劇理想的堅守?!斑@個行業太不容易了!”他說。
東宮影劇院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