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學和影視之光照亮美好生活
——中國作協《人世間》座談會側記
電視劇《人世間》的熱播,成為優秀文學作品被改編為精品好劇的又一成功案例。為了深入探討總結文學影視改編的經驗,2月28日,中國作協在京召開“從文學到影視”—— 《人世間》座談會。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并致辭。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講話。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 《人世間》小說原著作者梁曉聲,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程武,電視劇《人世間》導演、總制片人李路,電視劇《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電視劇《人世間》總制片人、閱文影視總經理馬好等,以及多位文藝評論專家以不同形式與會。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主持座談會。
鐵凝在致辭中表示,《人世間》的熱播,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文學與影視的親密關系,從文學到影視,這不僅是在描述一個過程,更標志著一個生機勃勃的創造與接受的廣闊空間。語言是人類最深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文學作為語言的藝術,有著最悠久、最深厚的傳統;影視藝術等其他藝術門類在開拓自身的藝術天地的過程中既區別于文學而張揚自身的特性,又從文學獲得豐沛的資源和強大的支撐。文學與影視,這是一種相互區分、相互激勵而又相互啟發、相互成全,最終相互增強和放大的關系。回顧現代以來文學和影視發展的歷史,我們都能深刻地在文學的力量中展望影視的力量,在影視的力量中領會文學的力量。讓我們的力量融匯在一起,讓文學和影視一起走進更廣大的人民群眾心里,這也是一代代文學人和影視人共同的努力方向。
“在今天,文學創作想要更好地融入現代傳播格局,就一定要更加充分、更加主動地同眾多的藝術門類及文化形態交流互鑒、融合接軌。我們相信,文學的力量,是可以具有廣泛的輻射力和廣闊的覆蓋面積的。新時代文學,能夠在不斷的擁抱和衍生中,把握歷史主動、打開無限可能。”張宏森介紹,中國作協將在今年推出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通過一系列新思路、新措施、新辦法,來集中打造和推出一批高水準、有分量的文學力作,為影視和其他的文化領域輸送更多更好的文學資源。
春節前夕,由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合推出的電視劇《人世間》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和愛奇藝同步播出。“我們做內容的使命是希望讓好故事生生不息,需要以文學為起點,以影視創造全民共鳴點,然后再反哺文學,這也是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獨特IP的中國模式。”作為該劇出品人,程武在連線時表示,希望以《人世間》為范例,與大家一起書寫絢爛多彩的時代故事,讓文學和影視照亮我們的美好生活。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裁潘凱雄等與會專家圍繞《人世間》中呈現的宏大時代背景、現實題材作品的社會價值以及文學作品的影視轉化等主題展開研討。原著作者梁曉聲在座談會上說:“影視劇對于我想表達的思想,進行了很好的提煉。電視劇《人世間》將部分角色和情節從概念化變為具象化,更加智慧地進行戲劇展現,例如對于周母這個角色的刻畫、將周父認可鄭娟的情節改為讓鄭娟在門口聽到等等,如果小說可以重寫,我想將主創們的智慧都融進去。”
據悉, 人世間》自開播以來好評不斷,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豆瓣網友打出8.1的高分,目前已累計超4億受眾觀看。截至2021年年底,長篇小說《人世間》發行了16萬套,今年開年的這兩個月時間里,發行了22萬套。這部現實題材當代大劇和文學作品的爆火出圈,源于原著作者厚重的歷史生活底蘊與主創人員的匠心制作,引發觀眾心底最深處的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