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聯要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創文藝志愿服務工作新格局

      時間:2021年12月08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蒲波
      0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創文藝志愿服務工作新格局 

      ——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以來文聯工作巡禮之八 

        截至12月7日,根據“中國文藝志愿服務智慧平臺”統計,注冊文藝志愿者數達90957人,注冊文藝志愿組織數達2932個,文藝志愿服務時長達983493小時。這組數據從一個側面展現第十次全國文代會召開五年來,中國文聯組織開展文藝志愿服務的顯著成效。

        五年來,全國文聯系統及各地各級文藝志愿者協會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志愿服務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斷完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創新志愿服務工作模式、豐富志愿服務活動方式,實現了文藝志愿服務高質量、全覆蓋。中國文聯組織開展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不僅打通了文藝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里”,而且做實做強以國家、省、市、縣、鄉、村六級聯動的形式“送文化、種文化、傳精神”,實現了讓廣大群眾在文化自信、文藝自覺中真心實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傳遞新時代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文藝的‘上層’,是對我們精神空間的開拓,是對我們精神空間的充實,是對我們精神境界的提升。”“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在“時代風尚”——中國文藝志愿者崇德尚藝特別節目現場授課時這樣說。

        2020年,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在中國文聯黨組指導下,聯合中央文明辦二局創建宣傳推選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時代風尚”先進典型活動。2021年10月15日,“時代風尚”——中國文藝志愿者崇德尚藝特別節目,積極貫徹落實中宣部《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動員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中國文聯發布的《修身守正立心鑄魂——致廣大文藝工作者倡議書》,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向德藝雙馨的老一輩藝術家致敬,弘揚榜樣精神、引領時代風尚。這一節目,聯動同步播出的媒體數量超過2000家,微博話題閱讀量超6億,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我們傳遞美好,我們傳遞夢想,我們傳遞歡樂,我們傳遞信念,我們傳遞愛心、希望、溫暖、關愛,我們傳遞真誠、熱情、正能量,我們用愛心點燃夢想,用行動播種夢想、追逐夢想、構筑夢想、實現夢想,我們是中國文藝志愿者……”這是中國文藝志愿者共同的心聲。

        全國各地的文藝志愿者懷著一樣的熱情、激情,將才情融入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事業中,赴老少邊窮、地震災區、邊防部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地,深入社區、廠礦、醫院、學校,深入田間地頭、基層一線,用腳步丈量祖國河山,用真情奉獻人民母親。不僅是慰問演出、文藝支教,不僅是文藝幫扶,不僅是以更文藝的形式學雷鋒、學黨史,更是讓文藝成為新時代的航船,不拘一格、務實創新,在最廣泛的地域,以最廣泛的形式,最大范圍、最好效果地去滿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滋養更接地氣的健康可持續文藝生態。

        2017年7月,文藝志愿者、老兵郭達隨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來到祖國的最南端三沙市,為官兵們深情朗誦了歌曲《一封家信》的歌詞:“你問我,守在海角苦不苦?遠離家鄉,是否孤獨?一封家信有多少情愛,只有我們當兵的人,心里最清楚……”感動了無數人。2019年6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率領的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走進新疆克拉瑪依市,走進中國石油新疆油田瑪湖油區,開展了“一號井·再出發”“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活動。2020年8月30日至9月5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心連心文化文藝小分隊深入四川涼山州的普格縣、越西縣、昭覺縣、布拖縣、金陽縣等地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男女老少其樂融融。2020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6周年之際,中國文聯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團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鄖西縣,文藝志愿者們在漢江邊上種下一棵棵樹苗,用漢江水澆灌樹苗,表達北方人民飲水思源、感恩鄖陽的心愿……

        “送歡樂下基層”“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到人民中去”等,文藝志愿服務品牌活動唱響神州大地;文藝支教、鄉村藝術教師培訓、文藝培訓、名家服務隊等,文藝志愿服務形式多樣,匯聚力量,讓基層文藝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一支支紅色文藝輕騎兵奔馳著,把歡笑奉獻給人民,讓百姓暖心、開心、舒心。“最美志愿者”、女中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孫媛媛在貴州榕江的幫扶活動中,冒雨為孩子們清唱《我愛你中國》:“孩子們激動地在操場上揮動著五星紅旗,我走到他們中間和他們手拉手繼續演唱。這一刻,我們所有人對祖國的感情強烈升騰。”“最美志愿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朱迅說,“志愿”這兩個字剝離著她身上很多不必需的東西,是重新認識自我、感知生活的過程,參與文藝志愿服務,人生的幸福不再是一種付出和獲得的清單。

        文藝志愿服務體系化、精準化、網絡化 

        文藝志愿者到哪里,歡樂就到哪里。隨著文藝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逐步深入,文藝志愿服務不僅成為文藝工作者的自覺追求,也逐步走向體系化、精準化、網絡化。

        五年來,全國文聯系統逐步建立起“群眾點單、文聯派單、文藝家接單、受眾評單”的“四單”工作機制,實施國家、省、市、縣、鄉、村文藝工作者“六級聯動”服務模式,完善“文藝志愿、文藝采風、文藝創作、人才培養、文藝惠民”的“五位一體”文藝志愿服務體系。

        在廣西,伴隨“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進一步推進,廣西文聯通過創建文藝村、命名文藝戶,廣泛組織開展公益演出、藝術培訓和專業指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農民群眾文化藝術需求、繁榮鄉村文化;在四川,影視小屋、手機攝影輔導站、曲藝流動講堂、送福進萬家、溫暖全家福、戲劇進校園、文藝大講堂、金鐘之星下基層等文藝志愿惠民活動惠及群眾近百萬人——四川省文聯充分運用省文聯優質資源,利用“1+N”的合作方式,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江西,自2021年9月起,江西省文聯“萬名文藝家下基層”點單服務項目向全省所有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開放,大大提高了文藝志愿服務精準化水平,實現供需對接。

        2018年8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在全國縣一級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由此,全國文聯系統組織開展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所形成的“四級聯動”實踐體系深度融合,文藝志愿服務不僅繁榮壯大了基層文藝力量,形成文藝之花欣欣向榮的局面,而且成為參與基層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文藝化的宣講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設一派新氣象。

        隨著文藝志愿服務成為新時代的文藝潮流,各地文聯文藝志愿服務結合本地實際進行的特色化探索也日益明顯。浙江省文聯將文藝志愿服務積極融入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秉承“農村文化禮堂建到哪里,文聯的內容服務跟到哪里”的精神,全省文藝志愿服務進農村文化禮堂等“八進”格局已經形成。由廣州市文聯主導的文藝惠民陣地——廣州文藝市民空間,立足全媒體傳播高地文藝惠民的新模式,開展市民文藝生活的一站式體驗,努力做到“文藝宣講、文藝惠民、文藝樂民、文藝孵化與文藝創作”五位一體,形成文藝志愿服務“廣州模式”,目前廣州全市11個區的文藝市民空間已全部落成啟用。江蘇省文聯聯合江蘇廣電總臺、江蘇省書協、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福至運來——江蘇省千名書法家迎新春送萬福”活動,全省聯動,在各地市的火車站設立分會場,旅客們拿到書法家們精心書寫的“福”字后個個喜笑顏開。

        區縣級文聯的文藝志愿服務工作的開展更加規范化,以保障基層文藝志愿服務效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濟南市歷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中心2021年11月9日揭牌,中心由區文聯、街道、社區共建,堅持打通文藝志愿服務聯系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11月1日,山東省聊城市莘縣確定,莘縣文藝志愿服務情況將作為宣傳工作考核內容之一納入目標管理;湖北省十堰市房縣開展文藝志愿活動星級認定,對文藝志愿者每年采取“自我申報、建檔立卡、協會把關、文聯審核”等步驟進行五星分級,增強廣大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榮譽感。

        服務中心,助力社會發展 

        2017年開始,在中央文明辦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依托各省級文聯招募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作為文藝志愿者,重點面向全國832個貧困縣的鄉村學校、少年宮藝術輔導員和農村一線藝術教師,開展以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手工藝等課程為主的“圓夢工程”文藝培訓志愿服務行動。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結合“文藝扶貧奔小康”戰略部署,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變局中開新局。幾年來,共有600多位文藝志愿者參與,線下培訓學員1.5萬余人次,線上受益學員40萬余人次,直接受益學生達200萬名。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文藝志愿者積極運用文藝優勢專長,發揮文藝對于扶智扶志的獨特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作出貢獻。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組織屈塬、印青、王備、朱海等80余位詞曲作家為國家級貧困縣創作48首文藝扶貧歌曲,并在北京成功舉辦4場扶貧音樂會。這些作品聚焦當地風土人文、少數民族特點、扶貧路上涌現的先進個人和事跡,主題鮮明、真摯感人,集中表達了45個貧困縣1500萬人的心聲。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創作的歌曲《熱愛》歌頌幾代兵團人響應祖國號召、奉獻青春熱血的感人事跡;為甘肅武都創作的歌曲《橄欖夢》展現和推動了當地橄欖種植業發展成就;《豐收中國年》等原創作品還入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并被改編為原創舞蹈作品,得到廣大觀眾喜愛。此外,文藝志愿者還深入各地,以文藝幫扶產業發展。比如,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蘇繡非遺傳承人姚建萍,美術家劉殿卿等赴廣西三江,幫扶指導當地侗繡、侗族農民畫的創作推廣;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文藝志愿者結合群眾需求和文藝資源特色,打造“剪紙藝術合作社”。

        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文聯系統的文藝志愿者行動起來,以藝戰“疫”,用文藝志愿服務溫暖人心、慰藉人心。2020年1月29日,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創新開展了“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網絡文藝志愿服務行動;在第57個學雷鋒活動日,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湖北省文聯主辦“以藝暖心用愛相助網絡文藝志愿服務行動‘方艙直播時間’慰問‘白衣戰士’專場演出活動”;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聯合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各級文聯組織開展的“中國文藝志愿服務‘以藝戰疫’數字博物館”征集活動于2020年5月16日啟動……網絡文藝志愿服務行動開辟了文藝以全行業之力參與志愿服務的新空間,讓百姓足不出戶享受藝術之旅,也為全社會常態化疫情防控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在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方面,文藝志愿者也毫不落后,烏蘭牧騎是其中的優秀代表。自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回信后,各級烏蘭牧騎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行進在內蒙古大地上。據統計,內蒙古現有75支烏蘭牧騎、3500余名烏蘭牧騎隊員,每年演出8000場以上,每支烏蘭牧騎每年下鄉演出至少100場,全區烏蘭牧騎每年新創作品300多部,他們不畏嚴寒酷暑,深入農村牧區、走進校園廠礦、登上邊防哨卡……在“永遠跟黨走”——2021年全區烏蘭牧騎月活動中,各烏蘭牧騎以宣傳、演出為主要形式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宣講黨的光輝歷程和紅色烏蘭牧騎故事,宣傳黨的創新理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五年來,全國文聯系統的文藝志愿服務以全新的方式彰顯了文藝的獨特作用,提高了基層文聯組織在推動地方發展中的貢獻率,增強了文藝工作者的美譽度。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全國文聯系統會繼續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通過文藝志愿服務傳播到各領域、各行業,促進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文藝成果全民共享,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編輯:白安琪)
      會員服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日韩中文久久|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 毛片无码全部免费|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91中文字幕在线|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