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河南墜子、蓮花落、沁州三弦書、金錢板、答嘴鼓、臺州鼓詞“總動員”
曲藝界:“說說唱唱”傳精神
“十九屆六中全會剛開完,會議的精神傳開揚,百年奮斗有經驗……”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的新四軍廣場,伴著一聲聲快板的脆響,宣講員沈云東演唱蓮花落為觀眾們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風趣幽默的方言說白引來一陣陣掌聲……日前,廣大曲藝工作者充分發揮曲藝“短、平、快”的“輕騎兵”優勢,積極創作,有效組織,通過快板、小品、河南墜子、蓮花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積極開展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機關學校,入社區鄉鎮,讓全會精神入腦入心,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地處晉東南地區的長治市沁縣是山西省首個“中國曲藝之鄉”,當地曲種“沁州三弦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戲聽書也是沁縣百姓重要的文化習俗之一。11月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剛開完,沁縣曲協主席魏應忠就連夜編好詞,用手機語音一條一條發給沁州三弦書青年藝人鄭明明等。“聽完了我們就一句一句背,一個字也不能說錯。”鄭明明回憶說,隨后他就背起行囊、拿著樂器,跟隨縣曲藝宣傳小分隊走村串鄉,與80余年前的太行盲藝人一樣,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六中全會剛開罷,他們就編成節目唱起來了,真不愧是黨的政策的宣傳員。俺們聽了對六中全會更了解了,也對未來美好的生活充滿了信心。”沁縣南里鎮東莊村村民張翠萍聽后,無限感慨地說。
“一百年滄桑巨變,一百年感慨萬千,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很全面……”這篇題為《百年黨魂》的“金錢板”唱詞,是重慶市銅梁區曲協主席何代科的最新作品。11月16日,在銅梁區土橋鎮河水村,村民們陸續來到村里會客廳,聽何代科用“金錢板”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現場,只見何代科打響手中的金錢板,邊唱邊演,語言淺白易懂、表演生動形象,一改傳統的宣講形式,為現場群眾送去一場豐盛的文化美餐。
連日來,中國曲協和全國各地曲協組織不僅召開會議,專題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更是百花齊放、各展所長,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曲藝藝術實踐,登海島、入集市、進企業,多舉措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在全國曲藝界掀起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這次大會開得好,把新的工作來倡導,國家又上新征程,全國上下齊執行。六中全會指方向,把精神文明來提倡……”11月22日,恰逢山東棗莊大集,當地非遺蓮花落傳承人褚慶玲趁機向前來趕集的百姓表演了自己新創的蓮花落作品《十九屆六中全會啟航新征程》,引得大家紛紛駐足觀賞。近年來,像這樣的下鄉義務演出,褚慶玲已不下兩三百次,到處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近年來農村的可喜變化,深受百姓們歡迎和認可。
11月23日,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曲協聯合推出河南墜子《沁園春·〈決議〉頌》,由中國曲協副主席、河南省曲協主席范軍帶領河南省曲協副主席袁滿、陳梅生、王國軍、白軍選、孫雁斌組成“豪華陣容”共同演唱,“莽莽神州,浩浩長河,聲動云霄……”旋律激越昂揚、振奮人心。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小分隊走進南埔鎮鳳翔村,在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闡釋后,用閩南曲藝“答嘴鼓”的形式編排成新節目《六中全會精神》,用接地氣的方言讓當地村民聽得懂、學得會。
日前,浙江省曲協副主席、臺州市曲協主席尚文波通過網絡推送了一臺別樣的演出。演出匯聚了《一張船票》《我們都是追夢人》等6個節目,方言三句半、臺州鼓詞、玉環鼓詞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匯其中,精彩紛呈。此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曲藝‘云宣講’”由浙江省曲協、臺州市文聯主辦,臺州市曲協承辦,面向全臺州范圍擇優選用作品,組織集中錄制,由臺州地區50多位曲藝工作者和20多名工作人員共同完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全面、系統地總結了黨經過不懈努力,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的重大歷史成就,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吹響了集結號,發出了動員令。”中國曲協主席、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表示,“作為黨的忠實的文藝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以新的曲藝作品和新的經典藝術形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