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璐) 2020年是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11月16日至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戲曲學院承辦的“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生平藝術展”在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辦。
展覽分為“生平經歷”“藝術成就”“桃李天下” 3大板塊,精選了張君秋400余張代表性照片,以及舞臺演出戲服等珍貴實物。展覽還制作了以圖片為主要呈現形式的短片《百年張君秋》 ,詳盡介紹了張君秋的從藝經歷、創立張派、教書育人以及傳承、弘揚京劇藝術的輝煌一生。
作為京劇張派藝術的締造者,張君秋一生博采眾長,創作演出了《望江亭》 《西廂記》 《狀元媒》《秦香蓮》 《詩文會》 《楚宮恨》 《趙氏孤兒》等一大批張派劇目,以及京劇現代戲《蘆蕩火種》 《年年有余》等,深受觀眾喜愛并流傳至今。在聲腔表演藝術上,張君秋憑借自身優越的嗓音條件及“嬌、媚、脆、水”的演唱特色以及聲情并茂的演唱方式,逐漸形成了張派聲腔特有的華麗柔美、剛健清新的藝術風格。張君秋通過自身的藝術創造,使張派藝術成為新中國成立后京劇藝術的第一個新流派。
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介紹,為辦好這次展覽,中國戲曲學院專門成立了以研究所和新媒體藝術系為主體的工作策劃組。策劃組從前期的資料搜集、實地考察、文字撰寫,到中、后期的圖片篩選、展館布置等,數易其稿,并多次聽取專家以及張君秋家屬的意見和建議,力爭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形象地展示張君秋的藝術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