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影視版權出售起步價1000萬元——嚴歌苓作品版權運營幕后故事
嚴歌苓文學作品
對作家作品的全方位包裝和推廣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為作家量身定制出版規劃外,新華先鋒還對作家作品的營銷實現了全媒體的互動,最大化利用版權資源。目前,新華先鋒出版23部嚴歌苓作品,相關影視改編權已經全部出售,國內的大導演幾乎都從王笑東手中買過嚴歌苓的小說版權。而在數字出版領域,新華先鋒成立了數字出版公司。嚴歌苓小說數字版權運營的收益是驚人的。比如,在電影上映后的一個月里,僅在中國移動手機閱讀這個平臺上,小說《金陵十三釵》的數字版收入超過了100萬元。
由小說家嚴歌苓擔當編劇的電視劇《娘要嫁人》在江蘇電視臺等幾家地方電視臺完成第一輪播出后,自3月27日起,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等4家衛視進行第二輪播放,該劇獲得了眾多觀眾的好評。改編自劇本的小說《娘要嫁人》也于3月中旬上市銷售,首印10萬冊,隨著電視劇的熱播,據預測,小說《娘要嫁人》的銷量可能達到30萬冊。
當前,作為一線當紅作家,嚴歌苓的小說版權成為眾多出版社、導演和影視公司爭搶的對象。除了正在熱播的《娘要嫁人》,嚴歌苓的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有《少女小魚》、《金陵十三釵》、《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等,此外,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劇場》正在拍攝中,而其正在創作的幾部作品也被國內著名導演預定。
嚴歌苓可謂“炙手可熱”。她的小說作品影視劇版權賣出的最高價將近2000萬元,其他作品影視版權的出售起步價也達到1000萬元。嚴歌苓小說版權資源是出版企業和影視企業的財富之源。目前,嚴歌苓多部小說的版權經紀工作由北京新華先鋒出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先鋒”)負責。4月1日,記者專訪了新華先鋒董事長王笑東,揭開嚴歌苓小說版權運營的幕后故事。
嚴歌苓的“出版經紀人”
在出版界,說起嚴歌苓,不得不提及新華先鋒。從2008年起,新華先鋒便開始和嚴歌苓展開了合作。嚴歌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而在2008年,新華先鋒是民營出版業里闖出的一匹黑馬。新華先鋒看好嚴歌苓,引進她的第一部作品是英文小說《赴宴者》。“我們報價非常低,嚴歌苓欣然接受。當時她在美國做編劇,任何一部作品,起步價都是100萬美元。”王笑東說,“當時我們的態度非常誠懇。她看到了我們之前的出版案例,比如引進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的自傳,雖然我們是一家民營出版公司,但她對我們還是給予了充分信任。”
新華先鋒與嚴歌苓因《赴宴者》而結緣。自《赴宴者》起,用王笑東的話說,雙方的合作“一發不可收拾”。嚴歌苓是一位高產高質的作家。2008年至今,新華先鋒已經出版的嚴歌苓作品有23部。尚未出版但已經列入出版規劃的小說作品3部,其中一部作品《劇場》已經改編成電視劇,正在福建熱拍,小說也將隨著電視劇的播放而上市。此外,嚴歌苓還在創作兩部新小說。
自從與新華先鋒合作后,嚴歌苓也將其他作品的版權陸續轉移到了新華先鋒名下。可見,嚴歌苓對新華先鋒的信任與認可。王笑東認為,新華先鋒不僅僅是嚴歌苓小說作品在中國內地的獨家代理人,“我覺得新華先鋒類似于一個經紀服務商,我們為嚴歌苓提供的服務不僅僅是在版權代理上,嚴歌苓的形象代言活動、媒體公關宣傳和其他商業活動,我們都會盡心盡力去做。”王笑東說。
遭遇同行競爭 “搶奪”版權
嚴歌苓的小說內容優質,但2008年之前,金子并未發出巨大光芒,嚴歌苓在中國內地一直不溫不火,2008年之后,通過新華先鋒系列包裝和商業化運作,嚴歌苓迅速成為一線知名作家。如今,對新華先鋒來說,嚴歌苓就是一個品牌,其小說版權資源也是新華先鋒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嚴歌苓小說影視版權出售的起步價達到1000萬元。對出售小說影視版權獲得的收益,新華先鋒與嚴歌苓五五分成。“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一些大牌導演出的價較低時,我們會更多將版權收益讓渡給嚴歌苓,以維護作者的利益。”王笑東說。
對新華先鋒來說,也面臨著競爭的壓力。雖然新華先鋒與嚴歌苓已有近5年的合作,可謂唇齒相依,但仍有出版同行對她的小說“虎視眈眈”, 各路人馬也對她的小說版權展開了爭搶。
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現在嚴歌苓的新書版權費相較于2008年之前已經大幅度上漲。如今,出版機構來爭取嚴歌苓的新書時,紙質圖書報價最低是首印100萬冊。
對于《娘要嫁人》的版權費,王笑東并沒有向記者透露具體數字,但他表示,在和嚴歌苓簽訂《娘要嫁人》的劇本版權時,遭遇了同行的激烈競爭。一些出版機構開出天價版權費購買《娘要嫁人》,有出版商甚至提著現金找嚴歌苓談版權。“基于信任,她還是簽給了我們,她認為還是新華先鋒最了解她的作品,能把她的書做到最好、最有品位。”王笑東深有感觸地說。
王笑東并不擔心同行競爭對他造成威脅。他說,一是新華先鋒在出版圖書時,幫助作家做影視產品和數字產品等衍生品的開發,圍繞圖書版權進行多元化經營,讓一個作家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價值最大化,我們已經有成熟的經驗。二是新華先鋒對作家非常坦誠,比如,我們的圖書銷售數據對作家是開放的。
小說版權資源的全媒體互動
除了為作家量身定制出版規劃外,新華先鋒還對嚴歌苓小說的包裝、營銷和推廣實現了全媒體的互動。以《娘要嫁人》的版權開發為例,電視劇《娘要嫁人》在地方臺播放結束后,登陸衛視進行播放之前,新華先鋒趁機將小說《娘要嫁人》推向市場。借助影視劇熱播效應,《娘要嫁人》一書吸引了眾多電視觀眾購買,該書有望成為2013年的暢銷書。與此同時,作為民營出版業中唯一一家獲得數字出版許可證的出版機構,新華先鋒同步在中國移動手機閱讀等平臺推出《娘要嫁人》的電子書。“電視劇播放、紙質圖書上市、數字閱讀推廣等幾乎是同步的,實現了全媒體的互動。”王笑東說。
全媒體運營使版權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娘要嫁人》只是眾多開發案例中的一個。嚴歌苓的小說在影視衍生品的開發很成功,在小說的影視版權開發上,新華先鋒成立了專業部門,跟多家影視公司保持緊密聯系,提煉出精彩內容,由專人負責向影視公司推廣嚴歌苓的作品。王笑東介紹:“目前,我們出版的23部嚴歌苓作品的影視版已經全部出售。國內的大導演幾乎都從我們這里買過嚴歌苓小說的影視改編權,如陳凱歌買走了《白蛇》,姜文買走了《灰舞鞋》,張藝謀買下了《陸犯焉識》,蔣雯麗買走了《上海舞男》。”
紙質圖書的推廣是新華先鋒的長項。嚴歌苓的多部小說創下銷售佳績。比如,小說《金陵十三釵》銷量超過了100萬冊。而在數字出版領域,新華先鋒成立數字出版公司,并建立了新華閱讀網。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數字閱讀渠道著力推廣嚴歌苓的小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王笑東看來嚴歌苓小說數字版權運營的收益是驚人的。比如,電影《金陵十三釵》在上映后的一個月里,僅在中國移動手機閱讀這個平臺上,小說《金陵十三釵》的數字版收入超過了100萬元。
“對作家作品的全方位包裝和推廣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我們的影視開發線、數字出版線等都是傾盡全力打造的,是整個公司商業模式的一部分,是經過這些年的經驗積累形成的。別的出版社看到嚴歌苓的作品這么好賣,都搶著要出版她的作品,但新華先鋒的艱辛付出,是不為外人所知的。”王笑東說。
可以說,嚴歌苓已然是新華先鋒的金字招牌。“嚴歌苓既善于講故事,文筆也能抓住讀者的心,她的作品本身是好作品,遇到了這樣一位出色的作家,我們的包裝和推廣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王笑東說,我們努力為嚴歌苓提供專業的服務,做事的方式方法也符合嚴歌苓的性情。
(編輯:單鳴)
· | 國際女性戲劇節將開 眾藝術家打造藝術生活 |
· | 嚴歌苓:在歷史中追問 在創作中燃燒 |
· | 一個母親的愛情史也是社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