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實:講好中國故事 追尋中國夢想
講好中國故事 追尋中國夢想
——在中國文聯九屆五次全委會上的講話
(二○一三年六月三十日)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 趙實
6月30日,中國文聯九屆五次全委會暨全國文聯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在京召開。圖為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在會上作了題為《講好中國故事 追尋中國夢想》的講話。中國藝術報 孟祥寧 攝
各位委員、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中國文聯九屆五次全委會暨全國文聯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剛才,國家人社部副部長楊士秋同志宣讀了《表彰決定》,各位領導為獲獎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發了證書和獎牌,蘇州市文聯主席、黨組書記成從武同志、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文聯主席陳哈林同志分別代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作了精彩生動的發言,聽了以后深受感動、深受鼓舞。首先,我代表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代表中國文聯主席團和書記處向所有獲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這次表彰活動的中宣部、國家人社部及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受主席團委托,報告有關重點工作。
(一)
這次創先爭優評選表彰活動,是根據各團體會員、各級文聯組織的意愿,報經中央批準,由國家人社部和中國文聯共同組織開展的,是中國文聯成立以來第一次覆蓋全系統的國家級表彰。旨在推動文聯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模范踐行“愛國 為民 崇德 尚藝”的文藝界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真抓實干,勇于創新、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無私奉獻,品德高尚、清正廉潔的先進事跡,激勵文聯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做好新時期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貢獻。這次表彰活動雖然名額十分有限,但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藝事業和文聯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文聯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對于進一步加強文聯自身建設、增強文聯的凝聚力、擴大文聯的影響力都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這次評選表彰活動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自下而上,程序嚴格。中國文聯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成立了評選領導小組并及時下發評選《通知》,對規范評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國文聯各團體會員及文聯機關各部室、各直屬單位都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嚴格按照規定條件和程序,自下而上、分階段逐級進行推薦、遴選、公示、審核、上報,保證了評選工作的公開度和公信力。此次文聯系統各參評單位,共推薦選報先進集體95個、先進個人54名,經評選領導小組認真討論研究,決定授予北京市公安文聯等50個“全國文聯系統先進集體”和史長義等15名“全國文聯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先進個人享受省部級勞動模范待遇。同時,中國文聯還將對北京市文聯《東方少年》雜志社等45個單位和秦嶺等37名同志給予通報表揚,分別授予全國文聯工作優秀集體和優秀個人榮譽稱號。
二是面向基層、導向鮮明。這次評選表彰,中央明確規定副司局級以上單位及領導干部不參加評選,重點是向基層文聯和基層干部傾斜。從評選結果看,50個先進集體中,基層文聯有38個,約占總數的76%;15名先進個人中,基層文聯干部有13名,約占總數的87%。獲獎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涵蓋了全國文藝家協會、省區市文聯、地市縣文聯、產行業文聯和中國文聯機關及直屬單位,體現了鮮明的導向性和代表性。
三是代表性強,結構合理。這次推薦和評選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事跡都非常突出、感人,體現了先進性、典型性。如,受到表彰的15名先進個人,都來自文聯系統和文藝工作第一線,有的長期扎根基層、腳踏實地、竭誠服務、不計名利,有的善于學習、大膽創新、執著追求、成效顯著,有的心系百姓、刻苦創作、嘔心瀝血、碩果累累,有的熱心公益、樂于助人、見義勇為、不怕犧牲。雖然,他們的崗位和事跡各不相同,但是從他們的感人事跡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共同的閃光點,那就是,他們對黨、對人民、對國家、對文藝事業的無限忠誠和無私奉獻,對文聯工作、協會工作的無比熱愛和無怨無悔。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我們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是全國文聯大軍中的杰出代表,他們的背后是一大批長期奮戰在文藝工作、文聯工作崗位上的優秀團隊、優秀工作者,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新時期文聯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是廣大文聯工作者的驕傲和榜樣。文聯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都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獻身文藝事業、立足本職崗位、堅持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學習他們密切聯系群眾、勇于攻堅克難、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們恪守職業道德、踐行德藝雙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在本職崗位上不斷創造新的更大業績。也希望今天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繼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希望各團體會員、各單位要以這次表彰為契機、為動力,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廣泛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斷培育和推出更多的先進典型,為把文聯組織建設成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的先進團體,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作出新的不懈努力。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