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產業:創新發展的“引擎”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國家發展戰略。本世紀的第二個1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由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實現上述戰略目標,關鍵在于“創新驅動發展”,而版權相關產業則是中國創新發展的“引擎”。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以版權或說是著作權為制度支撐的文化產業,涉及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文化娛樂、廣告設計、工藝美術、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等行業,是為版權相關產業。
版權相關產業屬于智慧密集型產業,具有高技術、高智力、高附加值、高效益、低收入、低消耗、低污染的特點,它既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也是高科技與現代服務業的結合,其具有極強的滲透性,已將技術、文化和商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版權相關產業是知識經濟時代產業發展的“引擎”,凡創新型國家都將其置于一個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世紀被稱為“美國世紀”,美國的世紀起步始于影視業的騰飛。面對上世紀初的全球性經濟大蕭條,美國電影業通過制度創新與文化、技術創新,成為美國產業振興與崛起的“引擎”。當今美國的版權相關產業與信息產業、飛機制造業并稱為“朝陽產業”,其軟件、影視、圖書等在國際文化市場具有絕對的優勢;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日本的經濟發展一直處于低谷,被稱為 “失落的20年”。但在這期間,日本的版權相關產業卻并沒有停步。以“美麗日本”為宣傳形象的日本文化產業,既包含動漫、時尚等流行文化產業,也包含茶道、插花、建筑等傳統文化產業,尤其是日本的數字內容產業,在全球依然處于領先的地位。版權相關產業成為日本經濟復蘇和產業振興的“發動機”。在經歷亞洲金融危機的重創之后,韓國提出“創意韓國”的發展戰略,于1999年頒布了《文化產業促進法》,通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產業大國。版權相關產業是韓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生力軍和先行者。
中國的創新發展和文化繁榮,關鍵在于產業創新;而實現創新發展其重心在于相關版權產業的發展。現提出以下3點建議:
第一,激勵版權創造,發展具有中國特色和優勢的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文化創新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要選擇一些關鍵領域,如數字內容產業、網絡文化產業、動漫游戲產業等新興文化產業和新聞出版、影視音像、工藝美術等傳統文化產業,尋求重大突破,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創意產業群,形成強勢自主版權和自主文化品牌。
第二,注重版權管理、運用,構建符合中國國情和戰略需求的文化創新政策。在產業政策方面,應著力調整創意產業結構,促進文化創新成果產業化;在科技政策等方面,注重高新技術在文化產業中的應用,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在文化政策方面,應鼓勵文化創新,推動文化的版權化、市場化;在投資政策方面,應增加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扶持,細化文化創新的財政投入。
第三,加強版權保護,營造植根中國本土和公眾信仰的創新文化環境。版權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文化產品市場的規范和版權保護與管理的加強。我們必須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版權”的法律文化環境,構建“文化產品版權化、文化貿易正版化”的文化市場環境,為創新發展與版權相關產業進步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