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一度面臨失去文化記憶尷尬 傳統節日喚醒溫情
圖說:漕東支路社區昨天舉辦“培訓班”,教年輕人如何包粽子。解放日報 張海峰 攝
又到端午,龍舟競渡、粽葉飄香。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詩人文秀《端午》詩中如此描述端午。
盡管流傳了兩千多年,眼下人們依然會在端午掛艾枝懸菖蒲,也會摩拳擦掌賽龍舟;更有人重歸古風,以吟誦詩文來迎接節日。與此同時,大小商家也會趁節日之機上演粽子“大戰”。
與許多傳統佳節一樣,端午也曾一度面臨失去傳統文化記憶的尷尬。作為首批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端午,到底該如何過?
看人家劃船,心里直發“癢”
“熏香插艾凈其心靈,龍舟競渡強其心魄。”
端午賽龍舟這一民俗,在上海,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市民的參與。
雨點在銀鋤湖上激起陣陣漣漪,4艘龍舟來回穿梭,鼓點聲、吶喊聲劃破了長風公園的寧靜。
距離“上海蘇州河城市龍舟國際邀請賽”還有兩天,“龍舟達人”馮志明正抓緊最后時間實戰訓練、培訓新手。40歲的馮志明已參加了10屆龍舟賽,2005年還代表上海到墨爾本參加國際龍舟邀請賽。每年,他都作為“頭槳”參賽:“‘頭槳’是最重要的劃船手,既要負責隨機應變、掌握頻率,還要與鼓手互動,指揮運動員的行動。”今年,因為“賽齡已高”,馮志明第一次退到第二排位置,讓年輕人當“頭槳”。最近,馮志明他們風雨無阻,已訓練了不下10次。
賽龍舟、扎彩燈、舞長龍、吹絲竹……端午節,除了蘇州河城市龍舟賽,市民還可在風光怡人的美蘭湖畔,免費體驗一場融表演、展示、互動于一體的端午盛宴。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暨“金羅店”美蘭湖旅游節將在美蘭湖畔開幕。在金山,山陽龍舟賽也將火熱開賽。
山陽鎮九龍村3組36歲的吳雪銘早在一個月前就報名參賽:“去年看人家劃船,心里直發‘癢’,今年正好趕上端午又辦龍舟賽,能夠過一把龍舟‘癮’。”而村里的“85”后小青年也不甘落后,雖從未劃過龍舟,但依然興趣十足。
(編輯:子木)
· | 端午文化消費缺點兒創意 |
· | 中國民協“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在秭歸舉辦 |
· | 舌尖品端午 何處憶屈原? |
· | 端午漫筆 |
· | 端午詩會在屈原故鄉舉辦 農民稼穡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