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孫家正:文化、文化素養(yǎng)及文化情懷

      時間:2013年06月03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

      文化、文化素養(yǎng)及文化情懷

      ——在中國文聯團體會員負責人研修班上的講話

      (2013年5月28日)

      □ 孫家正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任務。習近平同志指出:“把學習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學習是前提,學習好,才能服務好,學習好才有可能進行創(chuàng)新。”文聯黨組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加強了機關和文聯系統(tǒng)學習的組織和領導,舉辦團體會員負責人研修班,就是一個重要舉措。希望諸位珍惜這一難得的機會,沉靜身心,活躍思維,認真研修,學有所獲。

        學習的重點,當然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同時,也要注意學習法律、科技、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僅就文化問題,與同志們作一次交流。

        文化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與文化相對應的詞匯,惟“造化”而已。造化就是自然。人是自然之子。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化,從而,最終把自己從動物界區(qū)分出來,使人從一種自在的狀態(tài)逐步走向一個自為的狀態(tài)。簡而言之,文化從何而來?由人變文;文化是干什么的?以文化人。文化是一定歷史、一定地域、一定人類種群的生存狀態(tài)和愿望的反應,反過來又對人的生存和發(fā)展起著能動的作用。從這個角度講,文化即人。研究當代的中國文化,其實,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完善和發(fā)展我們自己。今天,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和世界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社會需要文化滋養(yǎng),時代呼喚人文關懷。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黨全民族的文化自覺普遍提高,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蓬勃發(fā)展。中國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局面進一步形成。思想文化的變化既是國家整體發(fā)展進步的體現,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文化基礎和精神動力。

        30多年來,圍繞國家發(fā)展,黨領導人民不斷地解放思想,探索實踐,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折,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發(fā)展道路、發(fā)展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發(fā)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在談及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時,人們談得最多的往往是經濟的發(fā)展、物質財富的增長,而常常忽視了另一個偉大的變化,即中國人自身的變化。中國人內心世界的變化,中國人思想、觀念、情感、愿望、思維方式的變化,即文化上的變化,才是最深刻、最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變化。只有從物質層面到精神層面,全面認識中國的變化,才符合中國的實際。

        當代中國人以自信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以博大的情懷面對世界,眼光更加開闊,胸懷更加博大。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同時,也熱愛這個世界。他們滿懷信心、意氣風發(fā)地建設新生活,同時,把自己的安寧和幸福與世界的和平、發(fā)展緊緊相連。思想的解放、觀念的轉變、精神的振作、文化的升華,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矛盾和問題也毋庸諱言。黨中央反復告誡我們要有憂患意識,憂患不只是對于矛盾和問題的憂慮,而是一種冷靜和清醒,一種對于未來積極的向往和探求。

        現在,中國和世界,都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過程之中。現代化、全球化毫不理會人們的感受,以不可逆轉之勢迅猛地發(fā)展著。這一趨勢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給人們帶來種種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諸多的困擾。財富如潮水般涌流,生活在日新月異地變化,然而,人們活得好像并不那么自在。內心深處,讓我們眷戀、產生歸屬感的某些東西,似乎正在悄悄地遠去;血液之中,讓我們感到溫馨和踏實的某些元素,仿佛正在慢慢地流失。新奇的事物應接不暇,若有所失的情緒又總是揮之不去,人們在眼花繚亂中感受到單調,在熱鬧和喧囂中品嘗寂寞。當今世界,一方面科技在日新月異地進步,經濟在持續(xù)地增長,同時,又為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所困擾。由于科技的進步,二十世紀困擾人類的多種疾病如肺結核、霍亂、天花等,都不再成為問題,而有一種疾病,本世紀以來卻在成倍增加,這就是精神方面疾病。比如抑郁癥,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每年全世界死于自殺的人,超過100萬,其中,60%-70%因為精神的抑郁。經濟社會轉型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各種矛盾、問題比較集中和頻發(fā)的時期。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在強調“發(fā)展是硬道理”的同時,就曾告誡我們,“發(fā)展以后,問題會更多”。一位哲學家曾說過,“人在饑餓時,只有一個煩惱,一旦吃飽飯,就會生出無數個煩惱。”一個煩惱是生存的煩惱,無數的煩惱則是發(fā)展的煩惱。解決一個煩惱的問題,主要靠物質;解決無數的煩惱,則更多地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

        為什么中國關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以及對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外追求和諧世界的主張一經提出,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社會受到廣泛的認同和好評,引起熱烈的反響,原因就在于此。

        文化屬于大眾。每個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都自覺不自覺地創(chuàng)造或體現著某種文化。從商也好、從文也好、從政也好,方方面面,都與文化有關。凡是能夠取得卓越成就者,除了專業(yè)知識、能力之外,必定在思想、人格、文化素養(yǎng)方面上有其優(yōu)秀的特質。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也無論職務的高低,實際生活及工作過程中形成和體現的思想、品格、作風,都會外化為一種文化,伴隨著自己,影響著他人,或者給人以溫馨、慰藉、鼓舞和啟迪,或者相反。在座大都是全國文聯團體會員的負責同志,我們工作的意義及影響,往往超出各自所在的單位,從而成為全國文藝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具體而深刻地影響著全國的文藝界。

        我們說中國未來的希望在文化,而文化作用的發(fā)揮不是自然發(fā)生的,它需要辯證的思考、理性的能動,需要宏觀的把握和腳踏實地的建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這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而復雜的文化課題。


      (編輯:子木)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佐佐木明希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中文字幕国产|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www中文|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 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