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中國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能量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嘔心瀝血、接力續寫精彩紛呈的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深刻論述的中國夢,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強大新能量。
歷史總能給人以深刻啟示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心中的夢想。
當封建王朝的落日輝煌黯然消退,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國破山河在”。每一個想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國社會的炎黃子孫,有誰不“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我們做過救亡圖存的“變法夢”。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試圖按照英、日等國的模式,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夢斷“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六君子的血泊中。
我們做過中體西用的“洋務夢”。采西學、制洋器,自強、求富,穿新鞋走老路,最終夢斷甲午海戰的炮火中。
我們做過資本主義的“憲政夢”。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起中華民國,提出“五權憲法”和“軍政、訓政、憲政”的路線圖,但最終演變成軍閥割據、國家分裂、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的噩夢。
我們還做過科學民主的夢,嘗試過各種主義: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熱熱鬧鬧“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當人們“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之后,中國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夢醒時分,不知路在何方。惟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像一道歷史的陽光,照亮了中國的舞臺,照亮了中國人前進的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勝利,徹底結束了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歷史,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
社會主義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經驗不足,我們也走過不小的彎路。一度照抄蘇聯模式,在黨的指導思想上出現“左”的錯誤,甚至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悲劇,經驗和教訓都十分深刻。但是,盡管探索艱辛坎坷,這段曲折的歷程,也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歷史不能輕率否定。新時期以來,鄧小平同志帶領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實行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成就舉世矚目。一些發展中國家照搬不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造成黨爭紛起、社會動蕩、人民飽受苦難。與之形成對照的是,中國在蘇東劇變、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在各種挑戰風險相連、矛盾陷阱疊加的復雜情況下,沒有停頓,沒有后退,更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
歷史給人以深刻的啟示:道路決定命運。歷史作出了明確的結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馬克思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是否能夠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
中國人一直有著一個天下大同的夢,渴望道德高尚、物質豐裕、平等平均、天下為公的美好社會,這是中國人最核心的精神信仰。它是共產主義理想與中華民族追求成功對接的文化心理基礎,是社會主義成為中國歷史必然的一脈相承之處。但正像毛澤東同志講的,“康有為寫了《大同書》,他沒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條到達大同的路。”只有中國共產黨歷盡千辛萬苦找到的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實現中國夢的人間正道。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