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熱點議題前瞻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 桂濤 蔡敏 倪元錦)安徽渦陽的“80后”農民陳慶亮和女友蝸居在省城合肥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正為成為一個“有房子、有社保”的“真正城里人”而奮斗。
“來城里7年了,房子太貴,要真正扎根下來目前還遙不可及。”陳慶亮談到自己的夢想時有些焦慮。
人們預計,“中國夢”將成為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的熱點話題。怎樣使13億人的夢想都能實現,并不容易。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農民馬文芳在微博中一直關注失地農民的后繼生活問題,并建議為他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加大生活保障。
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將像馬文芳這樣,為那些已經“一點農活也不會干”的農民想辦法。其中,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被認為是幫助農民過上更好生活的一條出路。
“城鎮化”將是兩會的另一個熱點話題,它不僅被認為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張“王牌”,還將縮小城鄉差距和收入鴻溝,幫助人們走向共同富裕。
今年兩會的熱點預計還有:
“人事更替”。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產生新的國家機構,產生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等人選。新一屆中央政府將怎樣組成?怎樣應對“戰略機遇期”?
“政治發展”。在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在遏制鋪張浪費、“凈化官場”等方面,還會有哪些新舉措?如何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經濟增長”。這是新一屆政府的重要任務之一。兩會上將響起一系列中國經濟之問:外需拉動不足的中國經濟如何在“次高速”增長中保持健康穩定?如何在穩增長中加快結構調整?如何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
“改善民生”。經濟發展如何與人民收入增長同步?怎樣才能促進社會保障、收入分配、貧富差距、房價高企、交通擁堵、醫療教育資源短缺、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的解決?
“提速改革”。攻堅要靠改革來實現。改革被認為是發展最大的紅利,但如何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如何推進關鍵領域的改革,如何拿出頂層設計時間表,還需“啃硬骨頭”和“涉險灘”。兩會上,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將成為一大看點。
“遏制貪腐”。“打鐵還要自身硬”“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老虎’‘蒼蠅’一起打”,這些提法令民眾對新一屆政府接下來的行動充滿期待。
“區域發展”。各省區市新任“地方大員”將在兩會上紛紛亮相。中國區域發展如何支持“五位一體”戰略?
“生態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不相適應的問題引起人們很大憂慮,需要拿出“中國策”。
“文化強國”。莫言獲獎之后,中國文化藝術下一步還有什么期待?
“中外關系”。世界經濟進入低迷期,對中國形成嚴峻挑戰。釣魚島問題、朝核問題后續進展以及中美關系等,都可能在兩會上引起熱議。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仍有市場。中共新領導人宣告中國將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也闡明“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的原則底線。
另外,中央“八項規定”勢必將影響兩會會風。十二屆全國人大還是首次按城鄉相同比例“同票同權”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的一屆全國人代會。西藏和新疆的發展,以及兩岸四地如何共圓“中國夢”等議題預計也會引起較大關注。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