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美術館藏精品齊聚京城
十大美術館藏精品齊聚京城
看美展 走進美的世界(假日觀察)
●繪畫無聲,卻勝有聲,很多東西需要看畫人細細品味,慢慢走進畫中。
●看美展,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愛好,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是內心的洗滌。
在中國美術館1月19日至2月26日開放的“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上,兩幅卷軸并肩擺放,吸引眾人駐足。“明明畫的是一樣的啊!”一位六七歲的小姑娘疑惑地問媽媽。
只見畫中仕女輕衣羅扇,松綰發髻,只留背影裊裊婷婷,仿佛秋來紈扇,無處話凄涼。畫中除去女子別無一物,誰也不知她的長相,卻別有一番風骨,縱使美人遲暮,也叫人無限遐想。
其中一幅叫《背面仕女圖》,是當年京派畫壇高手王夢白所畫,但此人生性刻薄,嘴不饒人。而另一幅《執扇仕女圖》則是齊白石依照《背面仕女圖》的臨摹,似有與王夢白較勁之意。
三五人湊到了一起,小聲聊了起來:“還是齊白石畫得好,你看這用墨多見功力!”“我倒覺得王夢白的用墨淡反而更顯意蘊,你看她多像是仙女。”
這一對饒有情趣的水墨畫本來藏于北京畫院美術館,因這次群珍薈萃,來到了中國美術館。“本來要跑遍全國各地10個美術館,現在逛一個就逛了個遍,真值!”來北京旅游的小章特意來到中國美術館。
群珍勾勒百年中國美術史
每個美術館的展廳都有一個特定主題,繪畫風格也各不相同,看展人隨著指示移步各個展廳,水墨畫、版畫、油畫、藝術海報,盡收眼底,走完全場,已是夕陽西下,仿佛走了一遍百年中國美術史。
去浙江美術館展廳,賞黃賓虹山水畫,在他渾厚華滋的筆墨間跋山涉水;去江蘇省美術館展廳,遍賞江蘇大家——徐悲鴻的《立馬圖》、劉海粟的《黃山百丈泉》、李可染的《鐘山風雨》、傅抱石的《芙蓉國里盡朝暉》;去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展廳,看潘玉良的《花果》、林風眠的《綠衣仕女》、吳冠中的《黃河》還有漫畫《三毛從軍記》,海派獨樹一幟的文化性格,在畫中生生不息地流淌;去中國美術館展廳,1978年后新時期中國美術的蘇醒與變革,在這些烙上時代印記的畫中清晰地表達——羅中立的《父親》、王少倫的《1978年11月24日·小崗》……時代的變遷、人性的回歸,美術的歸宿即在這里。
有一個展廳十分特別,即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創意圖像——中國當代海報設計”展:上半截是法國盧浮宮前貝聿銘設計的透明金字塔,下半截是中國南方人常戴的尖頭斗笠,對在一起便組成海報《97法國站——中國的符號》,把最典型的元素以濃烈的色彩和特有的方式拼接在一起,總是值得玩味也頗有意味。
主題鮮明的還有中央美院美術館展廳,主打青春牌。學院派畫家校園時期的作品,也許不是他們藝術生涯中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卻最是生機勃勃、昂揚恣意。陳丹青的《洗發女》、孫景波的《阿佤山人》……彰顯出鮮明的個人特色,也讓人感受到當代中國的美術發展因這些人、這些作品,在一步一個臺階地前行。
注重看展體驗,與經典零距離
如今看美展,不僅在展品的質量,還在于看展體驗。燈光的強弱、展臺的布置、展廳的布局、文字介紹怎么放、有沒有音頻視頻……這些都能增加美展的趣味性和知識性。
由于只需帶有效證件,所有展覽都免費,周末來中國美術館看美展的人絡繹不絕,但展廳內仍然井然有序,這和空間布局、展廳分割、人源分流不無關系;展廳角落擺放了iPad,隨意點進去,可以看一看關于有關繪畫大師的紀錄片,還可以到三維立體中國美術館內走一圈,算是看展的延伸了;齊白石特別擅長畫昆蟲,可是他畫的昆蟲比真的還小,怎么能看清蟈蟈的觸角、飛蛾翅膀的紋路呢?美術館特意準備了放大鏡綁在了每幅畫的旁邊,湊近一看便是白石老人筆下神奇的動物世界;如果你想知道有關一幅畫更多的故事,不妨拿出手機對著介紹上的二維碼一掃,馬上就能從網上搜到更多信息。
圖①:在中國美術館“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上,市民在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前駐足。
黃小兵攝(人民視覺)
圖②:“道法自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在國家博物館開放。
王 恒攝(人民視覺)
圖③:傅抱石《芙蓉國里盡朝暉》。
圖④:拉斐爾·桑齊奧《天使》。
圖⑤:文森特·凡·高《柏樹》。
圖⑥:菲利波·利比《天使報喜》。
推薦展品
中國美術館
主題:蘇醒年代——中國美術館藏新時期美術
推薦作品:《父親》羅中立、《春風已經蘇醒》何多苓、《潮》詹建俊、《晨》徐文華、《紅燭頌》聞立鵬、《我們這一代》陳宜明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
主題:遇見·上海——現當代中國美術
推薦作品:《讀書仕女》林風眠、《花果》潘玉良、《老重慶》吳冠中、《黃山人字瀑》劉海粟、《華盛頓》周鐵海、《三毛從軍記》張樂平
江蘇省美術館
主題:江蘇大家——20世紀中國畫
推薦作品:《立馬圖》徐悲鴻、《荷花》劉海
粟、《蘆雁》陳之佛、《秋牧圖》李可染、《芙蓉國里盡朝暉》傅抱石、《西部風情》吳作人
廣東美術館
主題:碰撞·交融——20世紀上半葉廣東現代美術
推薦作品:《盤中魚》李鐵夫、《閑日》方人定、《合唱》譚華牧、《三元里抗英》馮鋼百、《抱首女人體》王少陵、《劉素薇肖像》李鐵夫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
主題:長安傳薪——當代中國畫
推薦作品:《節近中秋》石魯、《巴山春雨》趙望云、《巖畔秋興》方濟眾、《悠悠克孜河畔》徐庶之、《西部高原又一春》安正中
湖北美術館
主題:工業記憶——現當代工業版畫
推薦作品:《最后一根鋼梁》武石、《工人著書》黃行、《驚雷》李永生、《日新月異》馬學禮、《加座》鄧朝今、《油田鐵樹》趙海鵬
關山月美術館
主題:創意圖像——中國當代海報設計
推薦作品:《中國現代藝術展》楊志麟、《中國藝術家在美國》王敏、《字運動》畢學鋒、《Idea》靳埭強、《平面設計在中國展》陳紹華
北京畫院美術館
主題:丹青京華——20世紀北京中國畫壇
推薦作品:《雛雞小魚》《山溪群蝦》齊白石、《丹柿圖》于非闇、《山岳鐘英》李苦禪、《櫻桃溝》陳少梅、《山水》溥儒、《洗桐圖》徐燕孫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主題:青春萬歲——新中國美術的青年時代
推薦作品:《夯歌》王文彬、《起家》詹建俊、《文姬歸漢》范曾、《洗發女》陳丹青、《油漆工》劉小東、《阿佤山人》孫景波、《晨》譚平
浙江美術館
主題:賓虹氣象——黃賓虹書畫藝術
推薦作品:《設色山水軸》、《青山紅樹圖》、《紫藤繡球圖軸》、《松溪晚渡圖》、《平遠寫意山水》、《雁宕三折瀑》、《溪橋策杖圖》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