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相聲演員稀缺 女性說相聲究竟難在哪?
“一直以來,女相聲演員都很少。現如今,說傳統相聲的女相聲演員大都已經故去,即便健在的也大多不登臺了,在天津像我這般年紀還登臺的只剩我了。”在日前舉行的紀念相聲名師王長友誕辰100周年研討會上,76歲的著名女相聲演員魏文華的一席話,道出了她對目前女相聲演員稀有現狀的無奈。“現在全國能夠在舞臺上表演的女相聲演員總共不到20個,而且這一現象短時期內很難得到改變。”魏文華說。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女相聲演員如此缺乏,或者說女性說相聲到底難在哪里呢?魏文華告訴記者,這與相聲傳承的歷史有關。解放前相聲的內容多為“葷口”,那時候,不用說女人說相聲,就連女人聽相聲都被看作是有傷大雅的舉動。再有,相聲表演中的抓哏和砸掛免不了有一些玩笑話,這樣一來,女相聲演員的尺度就不太好拿捏,其在舞臺上的局限性就顯而易見了;使相、自嘲通常是相聲表演中制造幽默的重要手段,可是女孩子由于顧及形象,所以演起來就很難出彩。解放后很多女相聲演員就轉行了,一直到現在這個局面都沒能扭轉過來。魏文華認為,目前看來,造成女相聲演員稀有的原因,還與觀眾欣賞趣味有緊密聯系,“現在的相聲演員如果不抓一些‘臭東西’,觀眾就不愛聽,這方面女性當然做不到。”
魏文華最為觀眾所熟知的是她的那些柳活(指相聲中學唱類型的段子),對此魏文華頗有感慨:“我最初是因為生活所迫才說了相聲,其實剛開始從內心深處也覺得女性說相聲有些不文雅。但后來慢慢喜歡上相聲,我就開始琢磨,能不能找到既適合女性又能讓觀眾喜歡的說法呢?所幸的是,我有一副好嗓子,于是就充分利用自己的這一特長,將學唱類型的段子作為我表演的主要內容。所以女性和相聲之間并不存在天然的屏障,關鍵還是要有自己的表演風格和適合表演的作品。”即便如此,對于目前相聲界女演員極度缺乏的現象,魏文華也感到很無奈,“現在相聲界有些老先生還是不愿意收女弟子,她自己雖然愿意收,但愿意學的并不多,現在雖然有一個女徒弟,但她主要還是說快板的,偶爾才說說相聲;北方曲校每年也會招一些女學生,但畢業以后她們中的很多人都無處可去,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其他的出路……”
無論現實看起來有多么無奈,但魏文華還是打心眼里希望通過自己在舞臺上的堅持,能夠引導更多女性加入相聲行列。“畢竟像京韻大鼓等曲種以前雖然也少有女性表演,但后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的解放,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進來了。”魏文華說。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