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團長”和八十多個漢劇娃娃》后續報道 從孤兒到團長
1月26日14時,湖南桃源縣理公港鎮劉軍老人70大壽,請九龍孤兒藝術團演出。演出節目有戲劇《蜈蚣嶺》、歌舞《開門紅》等。肖宏國帶著吳平、宋華軍等孩子表演小品《爹歸誰養》。
舞臺上,肖宏國扮演的是被兒女推來推去沒有人愿意贍養的失偶老人爹爹,可現實生活中,46歲的他憨厚樸實,是80多名漢劇娃娃的貼心“父親”。
遇 恩
肖宏國是桃源縣人,9歲失去父母。按村里的規定,每家每戶出一點米,每個月送到生產隊,由村里送給需要幫助的孤兒寡母。肖宏國就這樣吃百家飯長大。
“人生最困難的時候,我遇見了好人。”
鄰居萬嫂有3個兒女,其中一個兒子與肖宏國年紀相仿。遇到吃飯時間,萬嫂會在桌上添雙筷子,留他一起吃。生產隊分肉了,萬嫂給他盛飯,悄悄將肉蒙在飯里頭。“萬嫂話不多,但是她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愛。”肖宏國說。
10歲那年,肖宏國學習幫別人補鍋補盆,還賣過冰棍。當時沒錢進貨的肖宏國遇見了冰棒廠好心人羅冬初。冰棒批發價一分錢一支,零售可以賣3分錢一支。見孩子沒錢進貨,羅冬初同意孩子賒賬。肖宏國連續賒了3個夏季,剩余的賬最后都一筆勾銷。“一個孤兒,哪里有錢還賬?算了。”看著曬得漆黑的肖宏國,羅冬初心疼地擺了擺手。
12歲時,肖宏國被村里送到公社劇團學漢劇。伍國華團長見肖宏國光著腳來報到,便趕緊買了雙膠鞋給他穿上。肖宏國跟隨幾家業余劇團闖蕩江湖10多年,直到1985年在鼎城區演出,遇見了票友郭忠良。郭忠良是4個女兒的父親,想要個兒子。肖宏國被收留了下來。
郭忠良送他學開車,給他介紹對象。肖宏國靠大伙的支持買了一輛二手貨車跑運輸,日子好起來,還蓋起一棟小樓。
孤苦伶仃的孤兒變成有房有車的老板,肖宏國忘不了幫助自己的好心人。
15時,理公港鎮的演出緊鑼密鼓,吸引了很多附近的村民。舞臺上,肖宏國指了指舞臺前側的小觀眾苦口婆心勸說自己的不孝兒女:“常言屋檐水點點滴,點點滴到現窩里。你們現在對我不好,舞臺前的小孩也都看得到,今后他們長大了,也會對你們不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和才能萬事興!”
感 恩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父母,對幫助自己的人報恩、感恩。小品里,兒和媳看到爹爹的10萬元存折后又搶著要贍養老人,想去索取更多的私利,這樣人就會迷失自己。”肖宏國通過詼諧又帶點苦澀的小品來告誡大家善德的重要,“我人生每一步都遇到善人,走到今天,惜福、感恩,是我最應該做的事情。”
當年在公社劇團,團長伍國華一家待肖宏國像親人,現在他主動幫團長的老母親挑水,讓水缸總是滿滿的。
劉青林老人說:“肖伢兒懂感情,常帶煙買酒回來看我這個老頭兒。”劉青林是當年的村支書,是他將肖宏國送進了劇團。
吳成章說:“宏國講義氣。我們一起唱過戲,我最困難的時候他就來幫。”吳成章是肖宏國的戲友,劇團解散后,吳成章生活沒著落。跑運輸的肖宏國知道后,出資買了一臺機動三輪車送給他,讓他跑短途運輸討生活。
肖宏國在常德的家,成了戲友以及桃源縣剪市鎮九龍村村民進城或是返鄉的免費落腳點。家里人來人往,借宿、吃飯的不少。
“在我心里,九龍村二組的幾十戶人家,都是我的親人。”感恩于小時候的百家飯,過春節時,他給每家每戶送去一只醬板鴨或是一箱水果。他把孤兒藝術團取名為“九龍”,也因了家鄉的那份情。
“好心人的這份情,我一輩子也還不完,但是我會還一輩子。”2001年,他做了個驚人之舉——放下賺錢的運輸和火鍋底料生意不做,創辦孤兒藝術團,想探索一條收養、培養、成才、就業的路子,讓無助的孤兒活出一片精彩。
傳 恩
一天的演出結束,脫去層層戲服,洗去厚厚油彩,肖團長和孩子們回到現實生活里。從2001年收養第一批45個孤兒開始,孤兒藝術團共收養80多個娃娃。每個孩子進團,肖宏國都要拍攝影像資料,用攝像機記錄下娃娃的成長。吃年飯的時候,肖宏國就會把這些光碟放給孩子們看。
肖宏國發現不少孩子痛恨自己的身世,甚至痛恨自己遠嫁的母親和棄他們而去的父親。李園的母親多次到藝術團看望,倔強的孩子卻不愿露面。一扇冰冷的門阻擋了母女情。門的背后,卻又是兩雙哭泣的眼睛和兩顆傷痛的心。肖團長夫婦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決定與孩子們敞開心扉。明群英談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肖宏國談父親維持生計的不易。孩子們被說哭了,肖宏國夫婦也忍不住落淚。肖宏國想起了自己早逝的父母,想到了自己沒有機會讓他們享過一天福。
孩子們關閉的心門開了一條縫,陽光透進來。
李園和母親恢復了來往,肖英主動去監獄探望服刑的父親……一雙雙低垂的眼睛,開始帶著微笑直面人生。
肖宏國還設立了一個愛心箱,鼓勵已經領工資的孩子們不定期捐助一點兒零花錢,去資助下一批進團的孤兒。盡管愛心箱里只是一些小面額的人民幣,有的還是用彩紙折疊的祝福。肖宏國告訴孩子們,裝在箱子里面的就是一份份愛。能力有大小之分,但是愛沒有輕重之別。他還交代那些羽翼豐滿自己出去創辦藝術團的孩子也要把“九龍”這個好傳統傳承下去。
懂事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團長一家的謝意。唐明領了第一個月工資買了一把牛角梳子送給團長。唐明見他有了白頭發,聽說牛角梳子具有健腦活血的作用。
黃琴遞來一把剃須刀。肖宏國一愣,女孩兒笑著說:“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快樂!”肖宏國將每個孩子的生日都記在本子上,卻忘記自己的生日。
電話響了,是在石門工作的陳曼打來的,說過年要回家團聚。問家里還缺啥。肖宏國反復叮囑:“回家就好,回家就好。不要亂花錢,不要買東西回來。”
團長家客廳墻壁上掛著一幅駿馬奔騰的十字繡,是團長的妻子明群英一針一線繡上去的。望著那幅畫,肖宏國對記者說:“有一個運動叫接力,一棒接一棒。我是屬馬的,希望我們的團就像畫上的馬兒,我在前面跑,孩子們在后面跟。把愛心、把漢劇一直傳承下去。”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