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演員,更是一座豐碑——追憶著名表演藝術家于是之
年輕時候的于是之。資料照片
他留下很多遺憾
人們知道,于是之先生患了阿爾茨海默病,最后十年一直在醫院里。
很多人說,于是之不是當官的料。從1985年到1992年,于是之任北京人藝第一副院長,名義上,曹禺是正式的院長,但擔任實際工作的是他。于是之用他的人格魅力團結了一批優秀的劇作家、導演,創作了一批優秀的劇目。但同時,復雜繁瑣的行政工作也時常讓他疲于應對。
曾任北京人藝演員隊隊長的王領說,于是之是個好好先生,為人寬厚,善良心軟。他當副院長時,有一次出國演出,有位演員爭著要去,他心一軟,就把這人的名字加上去了,把另外一人劃了下去。可劃掉的那個人又來找他,質問為什么把他劃掉,他只好改正過來,結果被劃掉的人又來找他,弄得他兩頭不討好,進退兩難。
著名作家王蒙在其書中回憶道,有領導曾想讓于是之當文化部部長,但于是之頭搖得像撥浪鼓,一個勁兒地說不行。他隨后又問劇作家李龍云,這個官兒我能當嗎?李龍云說這比北京人藝的官兒好當,北京人藝的官兒太具體了。李龍云讓他去征求夫人李曼宜的意見,于是之說,我夫人連小組長都不想讓我當。又說,我還是在這兒瞇著吧,在這兒抓空兒還能演點兒戲呢。
表演藝術家蘇民說,于是之一輩子當演員就得其所哉了。他人情味濃,抹不開面子,當院長,出國、分房子、評職稱,全找他,讓他焦頭爛額,不止一次地萌生退意。
1995年,于是之曾經和李龍云談過他當8年院長的感受:“上邊給了我一個正局級待遇,給我配了一輛車。打那兒開始,每天早晨起來,汽車‘嗚——’把我拉來,晚上,‘嗚——’又把我拉回去了。拉了我八年。事兒辦好辦壞不說,身體反正是散了。”
于是之、李默然、胡慶樹曾被譽為中國話劇的“三大須生”,北京人藝著名導演夏淳曾想把他們三人聚在一起演一出戲。但待胡慶樹夫人、劇作家李冰寫出《人生一臺戲》劇本時,于是之已無法登臺,李默然也因故無法出演,令人遺憾不已。
于是之曾在電影《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澤,那酸腐勁入木三分,人們都認為他演得十分出色。1994年,第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天津頒獎,于是之時任劇協副主席也出席了。當時央視一位戲曲編導不知深淺地對他說:“您演的余永澤太好了,我認為您就是那樣的人。”于老氣得沒理他。童道明說,于是之其實最不喜歡自己扮演的余永澤。雖然后來于是之又扮演過《丹心譜》中的知識分子,但他說他最遺憾的是沒有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扮演過真正的知識分子形象,也就是說他并不滿意自己扮演的知識分子形象。
于是之曾想演曹雪芹,演曹操,演李白,都沒能如愿。
但北京人藝和中國話劇記住了他,廣大觀眾記住了他,演員于是之。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