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首都戲劇界追思于是之
時間:2013年01月26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蘇麗萍
昨天,載著于是之遺體的靈車繞首都劇場一周,北京人藝以這種獨特的方式送是之老師上路。今天,人們又聚集在首都劇場大廳,追思緬懷于是之老師,熱情贊揚他對中國話劇和北京人藝的貢獻,高度評價他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的成就以及提攜后輩、磊落無私的博大胸懷和“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的人格魅力。大廳四周,懸掛著多幅于是之生前的演出劇照,他所塑造的活靈活現的藝術形象,再一次浮現在人們面前。
老藝術家鄭榕說:“他像一個小學生那樣用功,我跟在他后面追都追不上。”
劇作家蘇叔陽、劉錦云、郭啟宏、梁秉堃等深情地回顧了于是之對自己的無私幫助和提攜。“劇二代”曹禺之女萬方、李默然之子李龍吟回憶了長輩與于是之老師的往事,認為長輩們既是同行又是知己。他們表示,把戲劇事業堅持下去,就是對長輩最好的追思。
中國文聯副主席楊承志、中國劇協駐會副主席季國平、國家話劇院院長周志強、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主任楊紹林及評論家童道明、田本相等也在會上發言,表示要學習于是之鐘情話劇事業的執著精神,讀書不倦的問學精神和執著于話劇民族化的創造精神,為中國話劇的繁榮發展而奮斗。評論家顧驤則送上一副對聯:“力辭大師演員于是之境界平凡高遠,一代名優平民藝術家為人坦蕩清淳。”
北京人藝院長張和平表示:“于是之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話劇演員中的佼佼者,而中國話劇界也因為有了于是之才光彩奪目。如今是之老師走了,可他的精神還在。他不僅是位有戲骨的演員,更是一位有風骨的藝術家。他為北京人藝的演員樹立了標桿,更成為中國話劇演員的楷模。我們會兢兢業業,繼續實現是之老師對中國話劇事業未完成的理想,為把北京人藝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學者型劇院而努力奮斗。”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