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命名
時間:2013年01月21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志勇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日前在北京主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命名暨頒牌儀式,蘇州市蘇繡藝術創新中心、南通藍印花布藝術館、禹州市苗家鈞窯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仙作古典工藝家具研究開發有限公司4個單位獲此殊榮。這4個單位均是從已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中遴選出的遺產項目保護成效好、具備一定研究能力并已推出初步成果的國家級項目傳承單位,旨在大力提倡非遺的理論研究與保護實踐密切結合。
“刺繡語言是通過技法、針法來表達的。我們準備組織專業人員系統地歸納整理,綜合梳理各種技法,加以文字闡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將保護和研究落到實處。”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代表,張美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蘇州市蘇繡藝術創新中心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倡導建立的,她曾采納他“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建議,用刺繡技藝完成了《金核子對撞科學圖像》刺繡作品,從而開啟了蘇繡的創新之路。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等出席活動。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