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圖]
參觀者在北京圖博會海外圖書展區參觀洽談(2011年8月31日攝)。本屆圖書博覽會吸引了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家中外出版機構參展,展示精品圖書20多萬種。 10年來,文化在我國發展建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從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到十七大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再到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10年來,各項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10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文化惠民落到實處,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順利開展。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免費開放降低了門檻,參觀人數屢創新高,公共文化設施的公益屬性日益彰顯。10年來,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產力。10年,中國文化收獲的不僅僅是一連串耀眼的數字,更有文化理念的更新,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新華社記者 孟晨光 攝
河北省邢臺市清風樓前,百姓在欣賞戲曲演出(2011年11月14日攝)10年來,通過加大投入、改革機制,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順利開展,基本覆蓋全國有條件的行政村,正在向自然村延伸。 10年來,文化在我國發展建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從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到十七大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再到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10年來,各項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10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文化惠民落到實處,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順利開展。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免費開放降低了門檻,參觀人數屢創新高,公共文化設施的公益屬性日益彰顯。10年來,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產力。10年,中國文化收獲的不僅僅是一連串耀眼的數字,更有文化理念的更新,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新華社發(岳立中 攝)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