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攝影躋身國際一流——訪十八大代表、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王瑤
“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加快推進攝影事業發展繁榮,加快提高中國攝影事業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加快形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品質的社會主義攝影事業新格局。通過全體攝影人的奮力開拓,到2020年,躋身國際一流,創造當代中國攝影的新輝煌。”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瑤的這段話,表述的是中國攝協發展繁榮我國攝影事業總體設想的目標。
作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王瑤是中國獲得“荷賽”專題金獎第一人。如今,身為中國攝影界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人民團體的負責人,她也有雄心壯志,以協會團結帶領中國攝影人共同努力,力爭讓中國攝影盡快走向世界一流。
“躋身國際一流必須具備哪些基本內涵?對此,近一個時期,我們組織一些專業人員對這個問題作了專門的研究,將這個目標分解成12個方面的要素。”王瑤說。這些要素包括:一是擁有世界級攝影大師和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攝影領軍人物,以及眾多高水平的攝影專業人才隊伍。二是攝影各大門類的生產創作繁榮,創作代表當今時代的經典作品。三是依托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基層群眾開展攝影文化服務,讓攝影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在國民中得到較大程度的普及,擁有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和業余組織,國民具有良好攝影素質和鑒賞水平。四是具有豐富的可供公共服務、商業開發的圖片資源,擁有先進的國家層面的千萬級現代圖片數據庫和若干個層級、不同類別的百萬級現代圖片數據庫。五是攝影消費總量和平均消費量居于國際前列,攝影產業快速發展,在文化產業中占有較大比重,擁有在國內外圖片市場占有較大份額的知名企業和產品。六是與國際著名攝影機構交流合作廣泛,擁有著名國際性大賽,能夠定期舉辦具有較大影響力、多國攝影家參與的國際攝影節、論壇和相關活動。七是在國際重要攝影組織中派駐代表并擔任重要的高層職務,參與制定有關攝影的某些國際標準和原則,擁有國際攝影話語權。八是形成具有獨創性的攝影理論并為國際社會認可和推崇,擁有一定數量的權威性攝影研究機構和刊物,以及一批有影響力的攝影理論家。九是攝影行業普遍擁有較為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相應的技術人才,網絡媒介、移動終端等新興載體在攝影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十是攝影社會組織機構較為發達,各界各類的攝影學會在攝影活動中起到重要的指導和組織作用,擁有較為系統的攝影教育培訓機構,能夠進行相應的專業和業余培訓,擁有先進的國家級攝影博物館、檔案館、展覽館及一定數量、不同層級的出版機構、大眾媒介等。十一是攝影事業得到社會尊重,攝影佳作能夠得到廣泛展示、傳播、流通和收藏,獲得相應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十二是國家在攝影領域擁有較為健全的法規和較強的行政力、社會力和輿論力,攝影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
加快推進我國攝影事業大發展大繁榮是一項長期任務,更是一項艱巨、復雜、宏大的系統工程。但王瑤深知,這項工程不能不提上議事日程,因為在她看來,攝影事業的繁榮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攝影作為精神文化和價值理念的重要載體,具有直觀、生動、融合信息傳遞與情感表達的特點,是跨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是塑造國家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途徑。”王瑤分析,當前,國際攝影領域競爭十分激烈,西方發達國家在攝影理念、攝影技術、網絡布局、產品形態、傳播載體、市場營銷、標準制定、品牌影響、市場覆蓋等方面仍然占據優勢地位,對我國攝影事業和產業發展形成巨大沖擊,“唯有在中國文聯的支持和指導下,堅持專業化、大眾化、多媒體化、國際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努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攝影事業新局面,才能盡快崛起于世界攝影之林。”王瑤如是說。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