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都”提升城市品質——“2012北京國際設計周”奉獻設計盛宴
“2012北京國際設計周”剛剛結束,大大小小200余場與設計有關的活動,吸引了500萬人次參觀,交易總額達56億元人民幣。來自巴西、英國、意大利、丹麥、荷蘭、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設計大師紛紛亮相,展示自己的得意設計,把最先進的設計理念、最豐富的創意思維帶到北京,彰顯了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北京,這個古老而迷人的城市,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設計之都”,向世界藝術中心邁進。
全城設計盛宴
提起設計,人們總會將其與流行、時尚、前衛、潮流聯系在一起。北京大柵欄街區和設計有關系嗎?國慶節期間,這個有600多年歷史、京城最古老的商業文化街區,為觀眾獻上了一場設計盛宴。
用蛋殼鑲嵌的“中國地圖”、用土豆發電的燈、用1600多個廢棄酸奶瓶組裝的吊燈……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主展區之一,大柵欄街區與50多個活躍于世界各地的獨立設計師、團體和機構共同推出了48項創意設計活動,在獨特的文化環境中尋找新鮮的靈感,通過工作坊、臨時店、展覽等形式,讓時尚設計潮流與古老的大柵欄進行了一次跨時空的對話。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副主任曾輝表示,“設計之旅”是設計周的重要活動,注重全民參與度,以中華世紀壇、751北京時尚設計廣場和大柵欄為核心區,還包括設計之都大廈和草場地藝術區等地,200多項展覽、沙龍、論壇活動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
原創設計出現在我們身邊
“中國設計師是否將很快超越外國同行?”
“或許是!”
前來參加北京國際設計周的英國設計師艾布·羅杰斯,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采訪時如是說。羅杰斯特別提到了獲得今年“建筑界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的中國建筑師王澍,認為他代表了中國設計師整體水平的提升。
作為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主賓城市意大利米蘭市,其副市長斯丹法諾·博埃里表示,北京和米蘭一樣,有著年輕的設計力量,來米蘭學習的中國學生和到北京學習的意大利學生很多。由此可以預見,“中國制造”向“中國設計、意大利制造”轉變的前景美好。
在大柵欄街區徜徉,在751北京時尚設計廣場流連,在草場地藝術區漫步,你會發現,流行、潮流等原創設計正悄然出現在我們身邊,模仿、跟風、廉價已與我們漸行漸遠。北京,正在成為世界藝術文化中心,吸引著來自世界的設計大師。
據了解,今年共有2000多名設計師注冊參與了設計周的各項活動,國際著名設計師達300多名,其中不乏國際設計大師,如當代國際設計界最負盛名的巴西國寶級設計大師坎波那兄弟,他們的成名作“法維拉”木椅被譽為巴西國家“肖像”,“棉繩椅”被美國紐約現代藝術館永久性收藏。
北京包容創意創新設計
今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北京“設計之都”稱號,這不僅是對北京在創新設計領域取得成就的肯定,也為北京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什么樣的城市才是高品質的城市?
作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北京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部杰出的設計作品:從輝煌的紫禁城到優美的中軸線,從星羅棋布的皇家園林到大隱于市的名剎古寺,無不蘊含著天人合一、古典簡約的設計理念,至今仍啟迪著無數設計師的靈感與智慧。
今天的北京,更是一座包容古今創意創新設計的城市,鳥巢、水立方、T3航站樓等一批兼具中國特色和國際品位的優秀建筑設計作品,已成為北京的新地標,提升、豐富了北京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更是一次系統的創新設計實踐,極大地促進了北京設計發展,為北京成為世界“設計之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輯:子木)
· | “為坐而設計” |
· | 上海市民秀出“設計夢” |
· | 設計,定位藝術新坐標——2013年度“大連設計節”一瞥 |
· | 畢業設計展成“淘金第一課” |
· | 極地冰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