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電視劇真的無題材可寫了?
據報道,近日在南京舉辦的中國電視劇首屆編劇講壇上,很多編劇憂心忡忡地發出“有時候會發現能寫的題材都被寫了,或者正在寫。同題材扎堆,我們還能寫什么”的慨嘆。應該說,編劇們的話表達了他們對于國產電視劇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焦慮,也從某種程度上回答了觀眾“電視播了一圈,為什么卻找不到好看的電視劇”的疑問。
不可否認,當下很多電視劇的確存在著同質化、盲目跟風等問題,這也是近年來被廣泛關注和討論的一個話題。觀眾一打開電視,不是一片婆媳惡斗,就是滿目諜戰,抑或是穿越橫行、后宮故事滿天飛,也難怪很多年輕觀眾認為“國產電視劇實在沒什么好看,沒新意、沒創意、沒有好故事”,轉而把目光投向了美劇、韓劇。現在,連作為創作“一劇之本”的編劇都發出了“我們還能寫什么”的擔憂之語,顯見問題的嚴重性。而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彭三源在講壇上披露的“2012年上半年播出的800部電視劇當中,收視率破1的只占5%”的消息,更是印證了電視劇領域這一嚴酷的現實。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人歸結于無理性的投資拍攝,筆者更加贊成彭三源的觀點:“根本原因在于編劇?!?/p>
對于編劇們的擔憂之心,筆者非常理解,但還是忍不住想問一句:“可寫的電視劇題材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一位著名的編劇曾說,他創作源泉不竭的秘訣之一就是生活,生活是創作靈感的聚寶盆,只要你去發掘,就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藝術來源于生活,然而一些電視劇編劇似乎忘記了這一真理,為了趕本子沒時間也沒心思下去走一走,只能關起門來冥思苦想,用幾個月甚至幾天的時間,在自己的世界里構建一個與現實生活脫節的故事,因之,臺詞講的也不是“人話”了,故事情節也不合乎情理和邏輯了,試想,用這樣的劇本怎么能拍出好的電視?。克韵M承┚巹儺斢小斑€能寫什么”這種想法的時候,當靈感枯竭的時候,唯一的良方是低頭看一看生動而鮮活的現實生活,因為這里蘊聚著取之不絕的素材和靈感等待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汲取它們。
其實,與其抱怨“還有什么能寫”,不如去想一想“怎么更好地去寫”。筆者以為,電視劇能夠被觀眾喜歡,首先就要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寫出他們的故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藝術才能夠貼近觀眾的心。這就要求編劇們要多到基層走一走,創作題材和靈感也會更多。其次,舍得花時間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作品的質量。其實編劇不是光懂寫作就可以,還要懂戲、懂鏡頭、懂表演,甚至有時要懂制作,對于這樣高的行業要求,編劇們也只能不斷豐富自己了。而每部劇本都是編劇的“孩子”,既然創作了它,就應該對其負責,為了賺錢、多產草草了事,永遠也成為不了頂尖編劇,創作不出讓人難忘的劇本,因而要拿出十年磨一戲的勇氣和精神。前不久廣受好評的《木府風云》就是耗時12年籌備的,而縱觀曾經留在人們記憶中的電視劇亦莫不如此。太陽底下每天都是新的,這個世界永遠不會缺乏藝術創造的材料,缺乏的只是發現的眼睛。電視劇最直接地反映生活,編劇們,請睜大你們的眼睛。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