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兩地影人合作亂象叢生誰之過?
近日“甄子丹和趙文卓掐架”鬧得沸沸揚揚,趙文卓退出電影《特殊身份》的拍攝后,他們互相指責對方是“戲霸”,趙文卓更是以“以后大不了不混娛樂圈”這種豁出去的姿態來敘說真相。導演檀冰的“橫空出世”令該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聲稱甄子丹控制了他的項目,踢掉了導演,改由執行監制——香港人霍耀良為導演,把原先的項目《終極解碼》的投資和劇組班子直接改用于《特殊身份》,他前期花了三年多時間寫的劇本和大量資金制作的3D電腦分鏡頭本都要打水漂。究竟誰是誰非,旁觀者難以厘清,但其中折射出的諸種癥候,卻令人深思。
隨著CEPA(《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簽訂,香港電影人大踏步北上淘金,兩地合拍片方興未艾。在合作中,內地電影人談起香港電影人,無不佩服他們的敬業和專業。但隨著兩地合作的不斷深入,一些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香港電影在黃金時期存在的一些問題,連同中國電影市場還處于爬升期的一些亂象,凸顯出來。
亂象一,串場無度。一名演員在數個劇組間串場,在劇組甲的臺詞還沒背熟,就跑到劇組乙去了,這樣的流程產出的作品質量實在難有保證,就此看來,當紅演員哪個身上不背著幾部“爛片”呢?不停地趕場,又有多少時間能靜下心來揣摩戲呢?如在拍《十月圍城》時,陳德森無法駕馭眾多的明星,只好請劉偉強等大牌導演來幫襯調度。
亂象二,山寨?;蛟S是因為港片的金字招牌閃閃發亮讓錢來得太容易,不少電影創作者很難潛心創作,多把早年港片成功過的系列拿來炒冷飯或續集,港汁港味的故事被生搬到內地,顯得不倫不類;《大話西游》把無厘頭的風格帶給了內地觀眾,很多內地電影工作者不顧語境差異,盲目套用,導致很多低俗、低劣喜劇盛行。
亂象三,忽悠。某些電影人深得“忽悠”之味,騙得某些不懂行的游資拍片,自己“吞”了其中的大部分,結果號稱成本過億的影片其特效連摳像都不過關,也難怪觀眾經常大呼上當。
亂象四,制作不講究。在化妝、服裝、道具以及影片內容涉及的一些細節方面都沒有下功夫,讓明眼觀眾一眼就能看出破綻。像由甄子丹主演的《關云長》且不說歷史觀都讓人大跌眼鏡,主演的身高與歷史上9尺大漢關云長差距就甚遠。
亂象五,江湖氣過濃。不按電影產業的規則行事。有的劇組在開拍時還沒有劇本,導演現場編劇本;有的劇組在演藝合同上沒有嚴格按照流程,導致各種糾紛不斷。
內地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為華語電影的崛起提供了良好契機,兩地電影人應對亂象說不,合拍、合力、合心,拍出上乘的合拍片,才是長遠之道。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