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剪紙園:由“地攤”走向“產業”
本溪剪紙園的展示廳內,陳列著卷軸、鑲框、剪影等新開發的剪紙產品。
8月24日,“迎全運、愛家鄉、建遼寧”暨中國本溪第二屆剪紙創意文化節在本溪市剪紙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幕?,F場剪紙技能大賽、剪紙文化論壇,以及凸顯剪紙元素的“剪出幸福來”特色婚禮在文化節上一一呈現。
作為中國最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的發展潛力巨大。但是,這一長盛不衰、大有可為的民間文化瑰寶,多年來卻沒有擺脫“小作坊式”生產、“地攤式”經營、一鄉一地各自為戰的局面。2012年,在本溪市委、市政府的扶持下,坐落在遼寧省本溪市的剪紙文化創意產業園(以下簡稱“剪紙園”)開園,把當地豐富但分散的資源匯聚到一起,從此小打小鬧的“小剪紙”大大方方上了“高臺盤”。
特色產業盤活閑置地
滿族剪紙散見于東北各地民間,長時間沒有形成統一集中的產業聚集區,規模不大、粗放分散、產品單一。本溪市剪紙藝術作為滿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發展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其主要以宣紙、卡紙等為材料,采用單色、拼貼、陰刻、陽鏤等技法形式,刀刻剪裁并用,題材廣泛跨界于眾多民間藝術領域。
“一年前,本溪滿族剪紙還只是逢年過節居家裝飾的小擺設, 剪紙創作主要集中于傳統題材,現在我們把眾多剪紙名家請到園區來,讓分散的力量集中,不但設計開發出一系列特色剪紙產品,而且初步形成了集創意設計、制作生產、銷售流通、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北鞠形N?、宣傳部長梅玉良說。
剪紙園占地面積6400平方米,主樓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劃分為剪紙產品生產區、剪紙作品展示區、公共服務區、外部功能區,以剪紙生產、展示、銷售、創意、體驗為主體?,F在園區內有26家企業、工作室入駐,其中剪紙企業、工作室10家(包括河北、安徽、黑龍江等外省引入工作室4家)。3年前的閑置學校,現在已成為兼具當地文化手工藝品展示功能的創新型、創業型和創意型的文化產業集聚區。
開園以來,本溪剪紙園已累計開發出卷軸、鑲框、冊頁、折頁、拓片、剪影、禮盒剪紙產品7類、16款、230余種,各類文化產品的銷售額達到460余萬元,直接或間接帶動400余人就業;剪紙生產開始與裝裱行業、家裝行業、印刷業融合,培訓、設計、制作、銷售等剪紙文化產業鏈條逐漸拉長。
剪紙園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自身也變成了展示本溪地域文化產品的特色場所,成為市民開展文藝活動和外來參觀游玩人群的必去之處。
政策扶持讓剪紙藝人受惠
花甲之年的劉桂芝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遼寧省剪紙學會常務理事。她的作品具有民俗風味,多次在省、市、民間剪紙大賽上獲獎。劉桂芝告訴記者,她從小跟隨外祖母學習剪紙,如今已有幾十年了。從剪紙園籌建之初,劉桂芝就“火”了,剪紙民間藝人得到了本溪市的特殊關愛和重視,從民間到官方,從邊緣到主流,劉桂芝和她的同行們平生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專業剪紙工作室。
根據剪紙園的扶持政策,對入駐剪紙園的企業或工商戶3年內免收一切費用;對符合條件的剪紙個體工商戶、剪紙企業,在限額內免征增值稅(營業稅);設立剪紙企業注冊登記“綠色通道”;把符合條件的剪紙從業人員納入普惠制就業培訓范圍等。
平山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剪紙園園區主任邱靜明介紹:“本溪市、區50余個部門還通力合作到園區上門服務,為園區中符合條件的剪紙人才及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注冊登記、普惠培訓、保險補助等便利,先后開展了創業融資咨詢會、稅收知識宣傳講座等活動,眾多工作資源流向園區,服務其起步和發展。
廣闊的平臺、給力的扶持政策讓剪紙藝人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1975年出生的王曉紅也來到剪紙園創業?,F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本溪市滿族剪紙傳承人的她堅信:“我的商品別人沒有,別人的剪紙沒有我獨特的特色,只有這樣才會有市場,才會有價值。”在“園區+工作室+繪畫+剪紙”的模式下,王曉紅的作品被開發成鏡框、集冊、畫軸、臺歷、明信片、信封郵票等多種規格樣式,從民間作品延伸為裝潢飾品、生活用品、饋贈禮品、收藏品等,原來的一張張薄紙,變成了花樣百出的商品,錯位發展不但帶來了收入,文化遺產也得到了保護。
剪紙園不但聚集了老手藝人,為了把剪紙技藝傳承下去,還辦起了培訓班,讓年輕人了解、學習剪紙,為剪紙園的人才儲備提供保障。
產業發展靠文化培育
為博采眾家之長,剪紙園先后舉辦了首屆中國剪紙創意文化節、全國剪紙作品大賽等。園區下了這番力氣后,投入是否取得相應的產出?梅玉良回答:“我們不看眼前利益,靠對文化的培育帶動產業的發展?!?/p>
目前,園區已與魯迅美術學院、遼寧科技學院等專業藝術群體對接,并參加了第七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教材展?!搬槍鬃訉W院的特點,我們擬以剪紙形式開發漢語教學相關教材、剪紙靜態展示教具(手工剪紙作品),制作剪紙視聽教材。同時,面向國外市場推介十二生肖、茶文化、節氣、京劇、熊貓、瓷器等適合國外市場消費習慣和審美特點的系列中國文化題材產品?!泵酚窳颊f。
到“十二五”末,剪紙園將繼續推進市場化運作,拓展產品設計,開拓高端剪紙禮品定制銷售業務,并開通運行中國剪紙文化網,試點電子商務,逐步形成一個剪紙文化產業交易集散中心。
?。ū疚膱D片由本溪剪紙園提供)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