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藝術品市場劇烈變化引發兩代藏家對話

      時間:2013年05月11日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黃輝

        在過去幾年,藝術品市場經歷了暴漲暴跌的劇烈變化。受其影響,中國收藏家構成也隨之出現結構性變化,帶熱錢進入市場的投資客退去后,作為中流砥柱的收藏家浮出水面。聚焦資深收藏家與新生代收藏家,了解他們在面對市場調整時的對策與心態。出生于不同時代的收藏家,在審美、品位以及對藝術的理解上各有不同,不同年齡階段的收藏家也有不同的價值認知。文章透過具有代表性的兩代收藏家,以點帶面,分析中國收藏群體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探討中國收藏審美趣味、發展潛力及其對中國未來收藏的影響。

      刷新過去 重拾收藏

      顏文樑 《鴉舟》 布面油畫 1982年 龍美術館藏品

        4月28日至29日,由藝術財經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權力榜”評選活動及第二屆中國當代收藏家暨藝術家沙龍“藝術市場正能量”在北京舉辦。在今年的評選活動中,收藏家、收藏團體所占比重僅為5%。2012年,藝術品市場進入調整期,濃重的藝術品投資氛圍逐漸散去,大浪淘沙之后,真正熱愛藝術品、支持文化發展的收藏家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和收藏圈的中流砥柱。

        希克收藏帶來的啟示

        20世紀90年代以來,瑞士人烏里·希克以多元的身份出現在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收藏家、中國當代藝術推廣者、贊助人,成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收藏家之一。2012年6月,希克將自己收藏的重要當代藝術家作品以及具有重要意義的中國當代藝術早期作品,共計1463件,捐贈給將于2017年落成的香港M+視覺藝術博物館,作為其永久性收藏,占其收藏總數的3/4。據估計,這批作品保守估價達13億港元,而根據國際間通用的“部分收藏、部分收購”協議,M+視覺藝術博物館還將向希克購入價值1.77億港元的47件藏品。然而,希克捐贈事件卻引發了國內部分媒體和批評家的揣測,懷疑其捐贈行為背后的動機。

        對此,希克回應:“讓我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回到中國,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作為最早一批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外國收藏家,他們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最早的發現者。多年來,希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時,用類似文獻整理的方式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完整的脈絡,希望能建立起一套具有文獻價值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體系。通過希克的收藏品,外界可以了解從1979年一直持續至今的中國當代藝術。“這些藏品反映了中國特殊時期的珍貴藝術,我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希克說。

        希克表示,收藏當代藝術作品的樂趣之一在于可以同藝術家們直接接觸,作為一個外國人,他希望能通過當代藝術品,了解關于中國的知識。在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的30多年里,希克親自拜訪過的中國藝術家數量超過1500名,“這些經歷增強了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洞察力,讓我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作為系統性收藏,希克表示,其收藏的專注點是藏品如何盡可能真實地呈現中國當代藝術史的發展面貌,所以收藏品要具有這個時期藝術文檔的重要性,“為此,我同時收藏了符合或者不符合我個人品位的藝術品。”

        從完善收藏到辦館展示

        系統性的收藏觀也影響到國內收藏家。收藏家宗峰從2008年開始進入收藏領域,收藏的線索是自“85新潮”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以及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到目前為止,他已收藏了近百件架上繪畫作品,通過具有前瞻性和學術性的眼光,使其收藏更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

        在他看來,早期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產生的價值觀是波及到整個社會的新文化運動,而當下中國社會仍處在前所未有的重大轉型期,隨著經濟、城市化快速發展,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這些新問題卻給藝術家提供了發展良機。真正有意義的收藏是能夠涵蓋這一歷史時代特征的藝術品。

        相比而言,上海收藏家王薇又向前邁進一步。2012年,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的上海龍美術館開館。從最初的憑個人興趣的收藏,到現在已形成相對完整的收藏體系。2010年,王薇就對外表示,她的夢想是辦一座美術館,既可以有空間展示自己的藏品,也可以與公眾共享。在醞釀建立美術館之后,她更強調系統化的收藏,“既然要建美術館,我就希望收藏是成系統的。”其中,“紅色經典”就是王薇系統化的藏品特色之一。自2008年以來,王薇在各大拍賣會上陸續收集了約200件同類題材的作品,而且還在繼續關注和充實這方面題材的作品。

        近幾年,資深收藏家們已不再局限于個人興趣、投資或者炫富性消費等購買行為。很多收藏家已形成體系化的收藏觀念,計劃為自己的藏品建立私人美術館,希望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收藏的藝術品。

        的確,收藏已成規模的藏家不再將他們收藏的藝術品作為獨享的寶物,而是希望通過建立美術館與大眾分享。“建美術館應該是大趨勢,收藏的東西太多了,自己關起門來看也沒什么意思。”收藏家劉益謙曾如是說。資深收藏家群體的崛起帶給中國的最大變化就是私人美術館的再度興起。在上海,除了龍美術館之外,以余德耀個人收藏品為主的德美術館、萬和酒店投資集團董事長鄭好出資建立的昊美術館正在籌備建設之中。除此之外,全國各地以企業收藏家為依托,興建完或者正在興建的私人美術館數不勝數。

        回歸本位 重拾收藏文化

        2012年,收藏界最大的事件當數中國臺灣清翫雅集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20周年收藏品展。藏品以古董、珍玩及近現代油畫聞名于世,從古畫到近現代書畫,從瓷器到雜玩,從中國早期油畫到西方印象派作品,涉獵之廣、品位之高令觀者稱贊。

        成立于1992年的清翫雅集,旨在打造一個由雅好藝術品與文物收藏的頂級收藏家組成的團體。成立20年來,清翫雅集始終堅持高標準的入會制度,成立時會員僅有17人,到2012年6月,增加到37人,會員均是臺灣喜好收藏的著名企業家。時至今日,清翫雅集匯集的藏家占據臺灣收藏界的半壁江山,已成為全球矚目的華人收藏家團體,促進了臺灣收藏界的發展。清翫雅集一直堅持“交流收藏經驗、研究收藏方向、倡導收藏風氣、舉辦講座及展覽、出版專輯,致力推廣藝術文化”的核心宗旨,絕不允許組織內部有任何商業行為,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已上升至保護文物與文化的高度。

        臺北羲之堂主人陳筱君表示:“清翫雅集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尊重,除了會員喜歡收藏這些藝術品外,他們還研究這些藏品,借助展覽、出版等方式,傳播藏品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正因為如此,這種文人性質的收藏團體,不僅最大限度發揮了民間寶物的價值,還起到了文化傳承的作用,使收藏真正回歸到傳承文化的本質。

        


      (編輯:竹子)
      最近2019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日本乱人伦中文字幕网站|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