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門收藏也稱王
雖然重慶的收藏拍賣市場在全國來講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但無論是收藏品種,還是拍賣價格,目前都呈較快增長態勢。重慶收藏協會秘書長黃河清介紹,冷門收藏有五大類。一是觀賞石,包括長江石、景觀石、普通玉石、觀賞玉;二是連環畫;三是紅色藏品,包括陪都文化及文革期間的紅衛兵元素、知青元素藏品等;四是民俗民風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農用工具、老式木窗花,民間陶瓷、東瓜壇、帽筒等;五是錢幣、磁卡、門券票證等。
一塊長江石
開價60萬元
近段時間,重慶奇石收藏圈正熱議一件事一塊重約兩公斤的長江石,被韓國石商以1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買走。圈內很多人都能說出這塊石頭的流轉路徑:江邊的挖沙工以50元賣給泰古廣場一店主,店主以1600元的價格賣給另一位藏家。這位藏家以10萬元再賣給韓國石商。
事實上,一塊品相好的長江石,賣出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價格,早已不是新聞。長江石收藏和愛好者們堅信,隨著長江水位升高,長江石會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那些上億年水沙沖刷形成的天然花紋,自然奇貨可居。
正因如此,枯水期在長江邊撿拾長江石的隊伍,數年前開始聚集,如今壯大到數千人。長江石愛好者陳先生就是其中的“鐵桿”,每周至少到江邊去一次,撿夠了就租個貨車拉回泰古廣場的店里。他店里標價最貴的是一塊叫“天地人和”的石頭,開價60萬元。
陳先生介紹,手里有很多石頭,并不想現在出手。除了撿石頭,還經常花錢買,看到好的,數千元一塊也當即買下。目前以囤積為主,相信長江石價格還會上漲。
他舉例說,同樣一塊石頭,市場價前年數百元,去年漲到一千多元,今年至少兩千。這說明石頭的行情是年年看漲。
是誰炒高了長江石的價格?中國觀賞石協會理事楊明文介紹,主要是買家。過去是來自廣東等沿海城市的商人來購買,現在韓國石商每年都要來重慶數次,專門收購長江石,粗略統計每年購貨量達七八十噸。
楊明文介紹,并非所有的長江石都能值大價錢。如果市民感興趣,可以去撿或收藏一些有畫或有字的石頭,既了解石文化,說不定將來也有意外驚喜。
明清家具
行情不斷見漲
在收藏明清家具的愛好者隊伍中,重慶一投資公司CEO張先生是其中一員。十年里,他斥資上百萬元,北上南下四處出擊,收購老家具和參加圈內聚會。
通過多年摸索,張先生總結了一套“收購經”:明朝家具在市場上已經看不到,清朝中晚期的家具也較少見。市場上較多的是民國以后的,以白木材料的居多。于是,他的收購目標鎖定了晚清或民國的老家具,其中收購的椅子就有上百把。
在他眼中,老家具行情不斷看漲。一張民國時期制造的麻將桌,十年前賣1萬-2萬元,現在達20萬元。一個晚清時期的黃花梨書柜,上世紀90年代時香港的價格是5000港幣,現在是200萬港幣。
不過他認為,這些令人咋舌的價格,里面或多或少有泡沫成分。如果市民作為投資去收購,其升值空間有限,變現也是一個問題,因為有的家具是有價無市。建議可以關注一下伍炳亮出品的現代紅木家具,應該有收藏價值。
今年以來,一種“瘋狂的石頭”裸鉆上演了迅猛上漲行情,僅今年上半年,國際鉆石報價就曾連續8次上調,累計漲幅超過30%,創下鉆石市場近10年來最高紀錄。金銀元寶也上漲得很快。收藏熱帶動了過去的冷門藏品。重慶收藏協會秘書長黃河清表示,冷門收藏正在升溫。火柴盒、卷煙商標、蝴蝶、紐扣、鑰匙等……收藏家們有著千奇百怪的愛好。
普通市民淘寶
需要注意三點
普通市民加入收藏隊伍,有何注意事項?重慶收藏協會秘書長黃河清建議:一是要有平常心,不要想“一鋤頭挖個金娃娃”,現在“撿漏”已經很難。初入行鑒別真假能力不高時,先花小錢買小件;二是確定收藏目標,喜歡的東西才收,剛入門不要收得太寬泛,分散精力;三是要注意收藏和變現渠道,選擇價格合理明朗的。現在市場上有賣家開始提供“包退包換、保證增值”的服務了。
藏品如何拍賣
買家如何競拍
很多人想通過拍賣變現或是通過拍賣拍得自己喜歡的物品,但苦于找不到渠道。重慶華夏拍賣文物藝術品部李經理告訴記者,華夏拍賣每年常規組織春、秋兩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2011秋季拍賣會即將在12月11日舉行。另外,他們也會偶爾舉辦專場拍賣會。
如果你是賣家,首先需要通過照片或實物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拍品。華夏拍賣將對該拍品進行歷史、藝術價值等方面的評估。如果評估合格,只需繳納200元圖錄費便可參拍,部分優秀拍品還能免費參拍。拍賣成功則收取部分傭金,拍賣失敗則原物奉還。
如果你是買家,則可以多關注“雅昌藝術網”等藝術品門戶網站,或是各拍賣公司首頁、收集拍賣會信息、預覽拍品信息。如果找到了你感興趣的拍賣會,則可以帶上身份證和保證金報名參拍。華夏拍賣一般收取20000元保證金。接下來便是等著你中意的拍品登場,舉牌競拍。
購買書畫很簡單
三種渠道可參考
一般來說,書畫藏品交易有三類渠道:找書畫家直接購買;在畫廊或市場淘;通過拍賣會競拍。
重慶嘉華拍賣總經理唐健介紹,三類渠道各有優劣,找書畫家直接購買是最放心的交易方式,不用擔心藏品的真偽。但是正因為如此,要支付的價格也一定比其他渠道高,而且除了本地的書畫家找尋起來相對容易,外地的書畫家找起來大費周章,所以這類渠道也限制了藏品的范圍。去畫廊或市場淘是成本相對低廉的方式,但龍蛇混雜,一不注意便買到仿品。除非自己有極高的鑒別能力,千萬不要輕易通過這類渠道進行交易。拍賣會屬于折中的交易渠道,因為在開拍之前,所有拍品已經經過了文物監管單位及拍賣公司的審查,而且在拍賣過程中,為競拍者留有網上預展、實物預展等前期鑒別時間,同時也留有“15天包退”的售后保證期限,只要你在競拍成功后,經三位國家級專家鑒定該拍品非真品,則可全額退款。
收藏秘笈
一會是拍賣了一張價值數百萬元的畫,一會是又有新地方做了個藝術交易中心……這一切都呈現出重慶收藏熱的現狀。但與北京、上海長期穩步增長的藏品交易現狀相比,重慶的收藏熱則成點狀模式,前幾年油畫有點火,近年來傳統字畫、玉石又有點熱。
“前幾年熟悉的面孔,今年突然看不到了。”重慶嘉華拍賣總經理唐健感言。據唐介紹,相比與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少有收藏家,更多的是收藏愛好者,前幾年收字畫,這幾年收家具,收藏的對象非常不穩定。
某品牌電腦重慶總代理李先生就是鮮活的案例。前幾年他買了大量紫砂,去年則囤了不少金絲楠木,今年則把目光瞄向了重慶本土書法家字畫。
有意思的現象是,相對于其他地方含有泡沫的收藏市場,重慶的收藏市場比較“原生態”,這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很多外地收藏家來重慶撿漏。在昨天下午五洲大酒店舉行的藝術品拍賣會上,就有不少北京、上海、河南等地的來客。
近年來,不少拍賣公司經常舉辦固定客戶范圍內的競買會,比如今年嘉華拍賣就聯手巴渝文化會館舉辦了兩次傳統字畫競買會,拍賣門檻低至1000元。
記者從重慶華夏文物了解到,近兩年傳統字畫作品的成交情況最為樂觀。以重慶華夏文物2010年春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為例,其中拍賣的徐悲鴻《雄獅》圖(108厘米×105厘米)為徐悲鴻在抗戰時期所作,并有著名書畫家、鑒定家謝稚柳的題跋。開場不久,《雄獅》圖就被人以600萬元天價買走。另一大家齊白石《貝葉草蟲》立軸(137厘米×35厘米)隨后也以26萬元成交。其他一些書畫精品都一一以高價成交,精品書畫成交率達70%以上。
在重慶華夏文物2010年春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共推出拍品380件,除了傳統書畫以外,還有大量的油畫、瓷器、玉器、銅器、雜項,總成交額超4000萬元,總成交率為55%,說明其它藏品的市場狀況也不錯。
(編輯:孫菁)
· | 中國處于出大收藏家的時代 |
· | 民國四公子風流倜儻卻都酷愛藝術收藏 |
· | 做一個適合自己條件的收藏者 |
· | 如何減少收藏風險 |
· | 小人書”大人看 連環畫收藏有“錢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