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恭親王珍寶香港上拍
紐約恭親王拍賣圖錄
100年前的紐約拍賣會見證了恭親王珍寶的秘密 其家藏的無數文物珍寶從此流失海外
晚清時期中國最大的私家收藏——恭親王府舊藏的一批重要相關文獻將出現在5月26日香港舉行的香港首次文獻拍賣會專場上,屆時,100年前事涉恭親王府珍寶的紐約拍賣會圖錄,以及收購恭親王府收藏的全世界第一大中國古董商——日本山中商社的大量珍貴文獻將被拍賣。
本場拍賣會由香港AAAA和日本親和拍賣公司聯合主辦,共有260余組(套)、數千件極為珍貴的中日歷史文獻和原始影像資料上拍。
恭王府合影
晚清中國最大的私家收藏
恭親王府之所以能夠成為晚清時期中國最大的私家收藏,是由于其顯赫的皇室背景所決定的。
恭親王奕(1833—1898),清道光帝六子,咸豐帝異母弟。道光30年(1850)正月14日,道光帝駕崩。咸豐帝即位第三天就依先帝遺旨,封自己的六弟奕為恭親王。咸豐2年(1852),咸豐帝又將原和坤府邸賜予恭親王。
恭王府位于北京前海西街17號,它是目前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王府。恭王府現有面積約6萬平方米,其中王府花園部分為2萬8000平方米,府邸面積為3萬2000平方米。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恭親王臨危受命承擔起議和重任。在咸豐帝突然病故之后,恭親王又協助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立下大功。恭親王此時達到了他人生中權力和威望的頂峰。他不僅被授予議政王,又食親王雙俸,統領軍機兼總理衙門。然而,隨著恭親王羽翼漸豐,與慈禧太后的嫌隙亦越深,最終被革去一切差事,不準干預公事。但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的恭親王奕,算得上政治老“運動員”,其中三朝遭四次罷黜,卻又五次奇跡復出,成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
恭親王奕一生酷愛收蕆,再加上歷朝皇帝的賞賜,眾大臣的獻呈,以及在民間的收購,因此親王府內的收藏極豐,但究竟其數目有多少?迄今無法確定。我們可從以下兩條線索來順藤摸瓜:其一是經恭親王奕之孫、著名國畫家溥儒之手流出的名畫,均為國寶級文物,如中國留存至今最古老的紙本法書真跡之東晉陸機《平復帖》(后由張伯駒捐贈國家,現藏北京故宮),還有唐代名手韓干的巨跡《照夜白圖》(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其二就是在恭親王奕去世之后,由日本古玩巨商山中定次郎收購、變賣的大量恭親王府的收藏。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