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場上掀伊麗莎白泰勒熱潮

佳士得工作人員在泰勒的海報下與出價人講電話

佳士得用其紐約展廳的所有空間,展覽和拍賣泰勒最珍視的財產。

理查德·波頓送給泰勒的33.19克拉鉆戒
曾經屬于這個標志性女演員的數百件物品被放在拍賣臺上,迷戀她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沖了過去。
買家們迫不及待地沖向她
“耀眼的都是黃金”,佳士得拍賣行將感謝伊麗莎白·泰勒那無以倫比的魅力。80件服飾、耳環、項鏈、垂飾與戒指,其中包括理查德·波頓與邁克爾·杰克遜的饋贈,最終,持續了整整一周的伊麗莎白·泰勒珍藏拍賣收獲了驚人的1億5300萬美元,創造了單人珠寶收藏拍賣的世界紀錄。
“這是佳士得歷史上最出色的拍賣之一,與此同時,它也是世界范圍的"伊麗莎白·泰勒狂熱"的一個絕佳注腳”,佳士得美洲區主管馬克·波特對《紐約郵報》說。
不過,對于那些親歷這次拍賣的人們來說,這一紀錄不過是一系列單品拍賣紀錄的最終結果而已:這場拍賣共刷新了7項世界紀錄。所有拍品的成交價都遠遠超過預期。
1969年,泰勒的前夫理查德·波頓送給她一串制作于16世紀、鑲嵌著紅寶石的珍珠項鏈。這串被人們稱為“漫游者”(La pergrina)的著名項鏈,最終拍出了1180萬美元的天價,是其估價(200萬至300萬美元)的近4倍,并刷新了單件珍珠飾品的拍賣紀錄。當喊價超過1000萬美元時,熱烈的掌聲響徹位于紐約的佳士得賣場,聽起來“就像要把自由女神的火炬都點燃了”。
所有激動人心的珍寶都裝在昂貴的路易·威登行李箱內。有趣的是,這些在拍賣師腳邊堆積如山的行李箱都附有一個標簽,上面寫著一個英文單詞和一個大大的感嘆號:“我的!”(Mine!)。泰勒那股“強迫癥般的較真”在這些層層疊疊的、紫羅蘭色的小標簽上顯露無疑,同樣顯露出來的,還有這位著名影星非同一般的幽默感與天然去矯飾。
“我想不起出名前的任何一天”,泰勒曾經說過。對于這位“艷后”來說,名氣似乎是與生俱來,自然得就像是她佩戴過的所有珠寶一般。令人過目難忘的美貌和演技、百轉千回的愛情生活以及戲劇化的人生歷程,令這位統治銀屏半個多世紀的明星獲得了一種“公眾印象”上的不朽,如今在拍賣場上,她依舊星光璀璨。
伊麗莎白·泰勒的“愛情買賣”
從與演員理查德·波頓的兩次婚禮上所穿的色彩斑斕的連衣裙,到泰勒的第三任丈夫、電影制片人麥克·陶德贈送的炫目“紅寶石-鉆石”卡地亞珠寶,“伊麗莎白·泰勒珍藏拍賣”講述了一個跨越了近半個世紀、充滿激情與失望的愛情故事。這次拍賣也是泰勒的一次時尚嗅覺之旅,拍賣執行者之一麥瑞迪斯·亞瑟林頓-史密斯將它視作“對泰勒永不過時的、美妙和個性化的品味”的一瞥。
“(從這些收藏中)你可以看到所有這些男人都非常、非常深沉地愛著她。”珠寶設計師奧瑞安·柯林斯表示。愛慕之情并不僅限于泰勒的7位丈夫,在泰勒生前摯友邁克爾·杰克遜的一張海報上,音樂天王寫下了這樣熱情洋溢的致辭:“給我的真愛伊麗莎白,我永遠愛你”。這張預估僅為數千美元的海報,最終拍出了18000美元的高價。而杰克遜送給泰勒的一件最高估價5萬美元的掛飾,則拍出了19.4萬美元。
最重要的拍品之一,是理查德·波頓于1968年送給泰勒的一枚33.19克拉鉆戒。它的預估價為250萬至350萬美元。最終,一位匿名的亞洲買家以880萬美元的代價拍得這枚鉆戒。來自佳士得的托馬斯·W·波斯坦透露,這枚鉆戒惟一一次離開泰勒的手指,是她將它褪下給一位好友試戴。“她對珠寶的觀念,就是它們應當飽含著愛與分享。”波斯坦說。
“愛與分享”的觀念不僅體現在這枚鉆戒上,此次拍賣包括常規拍賣和與眾不同的網絡拍賣部分收入將捐給成立于1991年的伊麗莎白·泰勒艾滋病基金會,幫助那些與艾滋病艱難斗爭的人們。
“如果我戴著它們游泳,一定會淹死的”
事實上,“勃勃生機”的基調在第一件拍品的競拍中就已經定下。相比2.5萬至3.5萬美元的預期,那條亮閃閃的金項鏈成交價一飛沖天,拍賣師落槌之時,價格竟然是驚人的32萬美元。顯然,過于保守的估價僅僅計算了珠寶本身的價值,泰勒的名氣與魅力未被考慮在內。
相比那些“無法對珠寶免疫”的成功競價者,失敗的競價者看起來則有些失落。
來自圣弗朗西斯科的伊麗莎白·霍華德穿著一襲黑裙,她認為自己將是“第一屆變性者真人秀”的未來明星。“泰勒一直是我的行為模范”,霍華德女士說。她的手指上戴著一枚泰勒的“山寨版”33.19克拉鉆戒。可惜的是,霍華德最終沒能帶回一件真品。
同樣失落的還有來自馬來西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代表,他也專程前來競拍那枚鉆戒,但在不斷升高的價格中早早地放棄了。不過,當拍賣師手中的錘子最終落下時,失望之余,他看起來倒像是松了一口氣。
大多數坐在賣場里的人,對競價成功并未抱有多大期望,他們看起來更像是尋求一種看著價格不斷攀升的奇妙經驗。一位穿著隨意、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太太在泰勒的珠寶前吸溜著鼻子,將它們形容為“太大、太華麗了”。她表示,自己僅僅參與了一件較小的、不那么華麗的單品的競拍。麥克·陶德送給泰勒的那套卡地亞珠寶是用來在游泳時佩戴的,“我的意思是,如果我戴著它們游泳,一定會淹死的”。
這位老太太的幽默感大概能化解在場的失敗競價者的尷尬,大多數成功的競價實際上來自電話競價的匿名買家。在關于這次拍賣的評論文章中,《紐約時報》的查爾斯·艾士伍德寫道:“離開賣場時我幾乎能想象到,一位俄國大亨的妻子,或者一位華爾街銀行家的老婆貪婪地打量著她的戰利品,想著"曾經是伊麗莎白·泰勒的,現在是我的了",某種程度上說,這可不是個振奮人心的畫面”。(作者:王菁)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