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獎”全國民間燈彩大賽婺源舉行
燈彩耀華夏 山花開婺源
“山花獎”全國民間燈彩大賽在江西婺源舉行
民間燈彩是一項多種材料、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藝綜合的民間藝術,結合了許多當地的民俗風情,深深植根于民間沃土之中。
燈彩在民間又叫“花燈”,是我國著名的民間工藝品,多在傳統節日、婚壽吉慶之時懸掛,以烘托喜慶氣氛,是傳統節日的應時之物。
燈彩一般是各地民間利用本地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等制作,并根據各地的風俗習尚、愛好進行加工,因此很有地方特點。
燈彩作為中國古代傳承下來的民間藝術,是伴隨著民間風俗、民間藝術的發展而流行的。
歌舞《婺源風情》將儺舞、燈彩搬上了舞臺
11月26日至28日,由中國民協、江西省文聯、江西省旅游局、上饒市政府主辦,江西省民協、婺源縣委、縣政府承辦的2013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節暨全國“山花獎”民間燈彩大賽在婺源文化廣場舉行,來自山東、河南、湖北、河北、陜西等十二個省代表隊進行了燈彩表演,充分展示中國燈彩的魅力。
26日晚,一部反映婺源特色地域文化的主題歌舞《婺源風情》拉開了晚會序幕,儺舞、燈彩、民間歌舞等藝術形式被搬上舞臺,表演的節目有表現七月十五中元節懷念追思先人的中元放河燈,八月十五慶祝五谷豐登的香火草龍、桂花燈,還有正月十五歡度元宵佳節的板龍燈、各式花燈等。精彩的表演引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天上放孔明燈,河里放水燈,整個縣文化廣場沉浸在一片燈彩的海洋之中。
此次全國民間燈彩大賽,主要內容有全國民間燈彩大賽的展演、巡游和踩街,中華燈彩游園活動,中華燈彩攝影大賽,全國民間燈彩大賽頒獎儀式等。活動期間,婺源縣文化廣場內設置了全國各地燈彩展示區,四周車道也進行表演類燈彩演出。此次參賽的彩燈、花燈從規模、人數和技藝上分別做到了大、多、精,所有參展、參賽的彩燈,品種門類豐富多彩,有豐富的民間藝術特色,其傳統性、藝術性及其創造性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陜西民協制作的彩燈《花好月圓》,體現的主題為“花好月圓人長壽,風調雨順歲平安”,表達了人民群眾熱愛生活和向往美好未來的虔誠心愿;福建民協選送的彩燈《荷塘月色》,燈組造型由荷葉、荷花及蓮蓬等構成,完美地表達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觀場面;參展的《百鳥朝鳳》,在12米的平臺上展現出百鳥前來朝賀鳳凰的壯麗場面,以此體現出中華各民族向往和平與祈福平安的傳統寓意;來自山東民協的彩燈《論語》,作品出于對孔子的由衷愛戴與尊敬,別出心裁地制作出人物與書籍交相輝映的燈彩藝術,并通過觀眾喜聞樂見的表現手法,再現了一代圣人的睿智與慈祥;鬧春是一種民間習俗,四川省民協選送的《鬧春圖》描繪了一個形態可掬的童子俏皮地提著喜慶吉祥的燈籠,歡天喜地迎接春的到來,預示新年吉祥如意,來年繁榮昌盛。
婺源鄉村文化節已成功連續舉辦10屆,本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旨在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弘揚民間文化,發展鄉村旅游,建設“中國最美鄉村”,促進婺源文化全面發展。期間,還舉行了中華燈彩攝影大賽、全國知名媒體“中國最美鄉村——婺源行”采風采訪活動、全國民俗類“非遺”保護研討會、中華五顯文化論壇、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等活動。
(張德玉/文 白旭旻/圖)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