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圓書藝夢 把臂上層樓寄語北京書協三十周年
彈指一揮間,北京書協已經走過了30個春秋。30年來,北京書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邁著堅實而有力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地穩健向前走,可謂成績輝煌,令人鼓舞。理事和會員代表紛紛來稿回顧歷程、展望未來,寄語北京書協三十周年這個里程豐碑。
推動首都社會文化發展
□ 白彬華
我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就隨父親臨習碑帖,對書畫有著特殊的感情,曾經非常敬仰北京書法家協會這個組織。后來,我有幸置身于這個組織之中,親歷了很多書協的活動,切身感受到北京書協逐步壯大、不斷繁榮,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做出的貢獻。這些年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做貢獻。
北京書協連續四屆的雙年展,不僅是書法家展示書藝的空間,也是宣傳北京精神、弘揚傳統文化的平臺,并且成為聯系海內外書法家的橋梁。雙年展中既有我國老一輩書法家底蘊深厚的墨寶,也有中青年書法家不懈追求的佳作;既有中國傳統的篆、隸、楷、行,也有形式新穎的現代書風;既有追求古樸醇厚富有張力的個性,也有彰顯典雅飄逸清秀雋永的風格;既有傳承唐詩宋詞的篇章,也有表達內心情感的隨筆。作品創作的形式多樣,使用的媒材豐富,在體現中國傳統書法的字法、章法、墨法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形式感,使一些作品更具時代特征,可謂筆墨當隨時代。使我們從中可以反復吮吸著書法盛宴中的營養。
二、為提高公民文化素養搭建了平臺。
北京書協近年來舉辦的電視書法大賽,利用了現代媒體受眾群體大的特點,吸引了大眾的眼球,既有參賽者書藝的展示,又有對綜合素質的考核,成為首都北京的文化品牌,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應,對于提高全民文化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弘揚正氣發揮正能量。
北京書協經常組織書法界人士下基層,向廣大民眾奉獻愛心,收到很好成效。比如,我曾經參與了慰問房山受災村民及全國模范派出所干警的筆會、為畫家村中身患白血病的畫家獻愛心的筆會等等活動,在社會中身先士卒,弘揚正氣,發揮了正能量。
四、為造就德藝雙馨會員搭建平臺。
我感受很深的是連續幾年的三八婦女節的書法品評會,不僅是諸位主席對女會員書藝面對面的書藝指導,也是對女會員嚴謹的治學態度的熏陶,使參與者受益匪淺。
另外,還有令我愛不釋手的《中國藝術報·中國書法學報》,囊括了名家談藝、名家點評、京華書家等多樣的欄目內容,特別是“紫竹齋藝話”系列內容,內涵豐富、深刻,十分解渴。
總之,我身為北京書協會員,對書協通過有效的活動推進首都社會文化發展感受至深。在北京書協成立三十周年座談會上,到會的主席們在講話中不僅回顧了書協過去的工作,更展望了未來的前景,特別對今后工作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有益的建議,讓我十分欽佩。能置身于在這樣的組織之中我深以為三生有幸矣!
繁榮與輝煌
□ 廖廷建
三十年,我們伴隨北京書法家協會一起成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看到北京書法藝術的繁榮和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如今的北京書法事業已跨上一個新的發展高度。這里有我們幾代書法工作班子和書法家的不懈努力,才讓京城書藝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近十年來,書協主席團班子,求真務實,帶領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牢牢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大力弘揚一切有利于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唱響符合時代發展方向、體現社會進步要求的主旋律,用更多健康向上的書法藝術精品引領多樣性的社會思潮、文化追求和書法繁榮。最大限度地激發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的創造活力,努力創作出集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書法藝術精品。開展了書法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進軍營等系列活動,大力普及書法藝術,推動書法進課堂,更加有效地發揮書法藝術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獨特作用。
作為社會的一個團體,北京書協一方面努力打造品牌項目和窗口效應,北京書法雙年展和電視大獎賽,成為最重要的全國性系列大展,帶動了本市書法的全面展開。另一方面又堅持把書法藝術由書齋推向展廳,面向廣大觀眾,組織各種展覽和學術研討,走向社會、走向大眾,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為時代服務、美化生活環境、活躍精神生活的重要藝術形式,發揮著獨特的審美功能。30年的發展證明,在書壇由冷到熱,隊伍由散兵游勇到集群作戰,書法活動由附屬到獨立,書法創作由業余到專業化,書法態勢由封閉到開放的進展中,北京書協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編輯:蘇銳)
· | 寄語北京書協三十周年 |
· | 北京書協慰問教師走進京郊最東端 |
· | 北京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學成果匯報展 |
· | 北京書協賀老書家劉放九十壽辰 |
· | 北京書協全力支持北京市監獄書法育人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