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里的攝影講習
徽派建筑中的攝影展
《主人》 姜 健
《小人國》 彭祥杰
《棒子》 杰拉德·普萊爾
《生活在鄧小平時代》之一 安 哥
《歷史豐碑》(局部) 王慶松
《筑城者》 姜 健
《生活在鄧小平時代》之二 安 哥
中國徽州傳統文化的底蘊加上黟縣八萬人口的稀疏分布,安徽省黃山腳下的這個小城在中國真是難以尋覓。屏山作為黟縣境內幾十個古村落之一,因為“2013年中國黟縣攝影大展”的緣故,魅力甚至趕超了率先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宏村和西遞。
中國還沒有真正像法國阿爾勒攝影節那樣的小城攝影節,平遙和大理的影展也只是旅游城市的一個背影,2013年11月2日開幕的中國黟縣攝影節正在向這樣的目標努力。我作為黟縣攝影節最重要的活動——“黟縣攝影大師班”屏山一期的策劃人,參與和觀摩了整個攝影節。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向中國和國際攝影界通告,中國最有趣的鄉村攝影節已經開啟了,而明年將有更加成熟的國際鄉村攝影節在黟縣再次發光。
“黟縣攝影大師班”首先是個攝影教育活動,受邀參加的王慶松、安哥、姜健、彭祥杰、杰拉德·普萊爾(Gerald Pryor)五位攝影師帶領100多名學員觀看展覽、開展講座、點評作品。而五位攝影師的個人展覽更是讓“小伙伴們都驚呆了”:皖南最大的明清祠堂之一——“舒光裕堂”里,王慶松42米長的《歷史豐碑》橫亙展示,作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的攝影家之一,他讓所有人認識了攝影作品的大體量;姜健的展覽在“百步廳”,他的《主人》《場景》等作品中室內的擺設和展覽廳堂里的如出一轍,圖片與展場相互作用,讓觀者沉浸在照片里不能自拔;彭祥杰作品《小人國》的制作幾乎與真人等大,2000年以來中國紀實攝影的新力量已經慢慢走向了巔峰;安哥的《生活在鄧小平時代》最受觀眾和學員歡迎,1979年以來中國的歷史在他的一幅幅作品中重新閃現;杰拉德·普萊爾是美國紐約大學藝術系主任,他擅長靜物攝影,更是視頻與行為的創作者,他的作品開啟了未來攝影的一扇窗。
屏山深夜的清澈星空讓都市人如入天堂,晨間群鳥齊鳴叫起沉睡的人們。攝影大師班的學員、導師、工作人員加上幾百名在此寫生的美術院校學生,使這個原本寧靜的小村莊真正成為了一個讓藝術閃光發亮的地方。(王昕偉/撰文)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