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天下:老撾,薩拜迪
時間:2013年11月06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阮文女
瑯勃拉邦香通寺背立面生命之樹的圖案尤為著名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瑯勃拉邦香通寺,其最為珍貴的是建筑外壁上的彩色拼貼畫
當地人傳統的造紙工藝
作為中南半島唯一的內陸國家,老撾——那個被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稱作“寮”的國度,想來帶著一股“寨子”的原始氣息。但首都萬象并不原始,在入境大廳,各種文字的旅游資料一應俱全;中文的已經所剩無幾,想來國內網站上俯拾即是的老撾自由行帖子也不是沒來由的。
在萬象,看老撾百姓紀念民族獨立,凱旋門的形制上增加了老撾佛寺建筑的特色,頗有點不動聲色的冷幽默;在瑯勃拉邦那些不知名的寺廟里,看西方老外扔下地圖和相機,坐下來教穿著艷麗橙紅色僧袍的小和尚學英語;在擁有彩色馬賽克鑲嵌而成的宏大壁畫的香通寺外面,一群游客對著老撾小吃——把青木瓜絲、生茄子、青椒、紅辣椒、魚露拌在一起的青木瓜沙拉贊不絕口。
從萬象到瑯勃拉邦,在盤山公路上“掙扎”七八個小時,同行的游客發狠:“真該修個隧道,開得快點”;細想想,幾乎不可能:果真那般,“萬瑯公路”可真是世界上最長的全隧道公路了。更重要的是,那樣就失卻了老撾的美:簡單而樸素,一如一朵雞蛋花,或者那盤青木瓜。
老撾的“你好”,音譯為“薩拜迪”,為了紀念老撾花朵的濃烈和木瓜的清冽,于是決定:在瑯勃拉邦夜市上,買一只玩偶猴子,取名“薩拜迪”。
(編輯:單鳴)
· | 古寺是老撾人心中的根 寧肯移動建筑也不破壞古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