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下一次,你想在果陀看到什么?

      時間:2013年11月06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婷

        “果陀”二字在梵文中有“希望”之意,來自臺灣的果陀劇場自1988年演出獨幕劇《動物園的故事》創團至今,共推出64部作品,演出超過1200場,觀眾接近150萬人次。從把“等待戈多”意譯為“等待果陀”,再到創辦果陀劇場——25年來,果陀的戲劇內容貫穿古今、包羅萬象,但理念始終如一:給每一位看戲的觀眾以希望,并與他們一同分享舞臺上的美好世界。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劇照

      《步步驚笑》劇照

        “去年沒有聆聽到《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今年是否還有機會呢?”也許面對如此提問的次數已經太多,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的答案幾乎是脫口而出:“莫里教授(《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中的主角)暫時不能來,這一次,我們不是要讓觀眾哭,而是要讓觀眾笑。”

        誠然,果陀劇場的前一部作品《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讓看過的觀眾為之動容、潸然淚下,而近日在上海和北京演出的《步步驚笑》又令人捧腹、大呼過癮。風格迥異的作品,訴盡世間百態,果陀以千變萬化的創意讓觀眾在驚喜之余又忍不住想:下一次,果陀會帶來什么呢?

        等待果陀

        “最初想到以果陀為名,是源自劇作家貝克特的作品《等待果陀》(內地翻譯為《等待戈多》),而‘果陀’二字在梵文中又有希望之意,也象征著戲劇能生發的無數種可能性。”1988年,從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的梁志民創辦起果陀劇場,他的希望是創作出具有專業精神的戲劇作品。

        1989年,果陀劇場制作演出的《淡水小鎮》,取材于美國劇作家懷爾德的作品《小鎮》。作為導演,梁志民將這一西方作品的背景轉換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灣小鎮淡水,借由一對青年自成長、戀愛到別離的故事,描繪出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生命體驗,并在甜美溫馨的氣氛中,表現對于情感的珍視。《淡水小鎮》以質樸、單純的風貌,靈巧的時空改編,再現臺灣過往的生活況味,同時收獲劇評人與普通觀眾的好評,剛剛起步的果陀劇場也因此被譽為“劇場的希望之流”。

        中國傳統戲曲講求歌、舞、戲不分家,梁志民也一直在探尋能否以現代的方式“和歌舞演故事”。1993年,在獲得獎學金赴紐約的兩年間,他觀摩了上百部大大小小的音樂劇作品,決意將百老匯專業劇團的運營模式帶入臺灣的戲劇界,并且以情節劇和中文音樂劇作為果陀日后主要的發展方向。

        1995年,果陀劇場推出臺灣第一部原創中文音樂劇《大鼻子情圣西哈諾》,突破臺灣劇場技術與表演的固有藩籬;之后的《問我吧娜娜》更是以現場樂隊演奏的搖滾歌舞劇形式,再次顛覆觀眾對戲劇的既定認識。“果陀從創辦至今,一共有67部作品,其中將近三分之一是音樂劇,這無疑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因為這些作品經歷過反復的舞臺歷練,不斷進行修改,得到了觀眾的肯定。”梁志民說。

        人們愛看果陀的戲劇,因為每部作品的面貌雖不盡相同,卻都不會是流于表面的唱唱跳跳,或故作深沉的宣教。作品中永遠有“人”在,有感動,有深情。《開錯門中門》的瑞蓮推開的那扇門,積極地改變了3個女人的命運;《淡水小鎮》的艾茉莉在返回塵世之旅后,體悟珍惜生命的重要;《公寓春光》的吳寶德最終發現自己心中還有一點點不容被扭曲的善良本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的莫里教授教會大家:必須先學會活著,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先得學會如何從容赴死,才知道怎樣好好活著。從那些作品里,在舞臺上來來去去的人生中,果陀把人性中光明、值得被贊頌的特質彰顯出來,讓觀眾透過戲劇,找到對世界、對生命的希望。

        玩兒創意最過癮

        “想要在舞臺上立足,就要保證每一部作品都有足夠的創意,這樣才能吸引觀眾。我們做的不是實驗戲劇,并非只注重表達的過程而不看結果。所以無論是從作品的構思、情節的編制還是導演的手法,創意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在梁志民看來,如果一部作品是一棵樹,那創意就像是樹的主干,它長成什么樣子,呈現在舞臺上就是什么面貌。

        果陀的戲劇最初亮相內地舞臺,還是2001年的春天,蔡琴主演的音樂劇《天使不夜城》在北京、上海、杭州巡演,當時就讓尚不習慣這種舞臺形式的內地觀眾驚喜了一把;2005年,果陀又在內地演出了《跑路救天使》。不過相比于表演工作坊進軍內地的轟轟烈烈,果陀的動靜一直不算大,直到去年,一部《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才算是真正被內地觀眾熟悉。伴隨著科技手段不斷日新月異,在內地的戲劇舞臺也越來越追求華美絢麗,甚至頻繁加入多媒體元素的時候,《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反其道而行之——拋去繁復的舞美設計,一彎宛如鐘表邊緣的圓弧走道,一些交代季節和景色變遷的投影,幾個層層疊疊的鏡框,道具也只是簡單的輪椅、病床和鋼琴。但就是這般素樸的舞臺,卻憑借金士杰、卜學亮兩位主演的表演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

        被賴聲川尊稱為“臺灣現代劇場開拓者”的金士杰,還有一個時常被熟人喚起的昵稱——金寶。這個名字來自撒·辛格的短篇小說《傻子金寶》,故事里的金寶一生與苦難為伴,卻欣然承受,這正是金士杰欣賞的性格。“《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講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通常的做法是用強節奏的激情戲來調動觀眾的情緒,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但我們恰恰不想那樣。怎樣把創意自然地融入?能不能給作品一點留白的空間?敢不敢不急著討好觀眾,就那么不緊不慢地娓娓道來?激烈的處理固然能在舞臺上成立,但與生活的本來面目卻相去甚遠,所以在創作的整個過程里我們一次次地放棄營造高潮,選擇云淡風輕。”金士杰說:“事實證明這樣一種對觀眾的挑戰,他們反倒很接受。記得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時候,落幕時全場鴉雀無聲,我們還擔心觀眾是不是不喜歡,怎么一點反應都沒有。結果燈光再次亮起,我在舞臺上看到全場的觀眾站起身來,一同鼓掌,那種感動讓我記憶猶新。”

        角色無大小,高下在個人。金士杰對角色的挑剔出了名,不看給錢多少,也不看是否演主角,他在意的只有演起來過不過癮。梁志民回憶起金士杰第一次與果陀合作,是演出《莫扎特謀殺案》。剛拿到劇本,他就說里面的“大惡人”薩列瑞非他莫屬,之后這部作品也的確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巴黎花街》里的大胡子,戲份不多,但他時而熱情、時而冷漠,虛假難辨的演出卻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路數,我欣賞的表演是舉重若輕。”舞臺下的金士杰一身休閑打扮,言談緩慢淡然,“不刻意著力,但一出手就能分得出高下”。

        簡約主義的創意讓《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哀而不傷,更引人深思。而今年的《步步驚笑》則是以簡約主義讓喜劇不再輕浮。這部音樂劇最初由百老匯“故事大王”約翰·巴肯改編自希區柯克的電影《第39級臺階》,導演楊世彭又將其再度創作,推出全新中文版。其中,金士杰飾演的漢耐與天心飾演的女特務一同在公寓過夜,女特務卻突然遭人暗殺,此后的整出戲就是漢耐的逃亡之旅。

        “《第39級臺階》是懸疑劇,《步步驚笑》則是喜劇,有一種反諷在里面。但這種反諷不是惡意的,是我們想借由這種方式表現出人生的荒誕,以及對希區柯克這位懸念大師的另類致敬。”在梁志民看來,有質感、有品質的喜劇應該是與觀眾來一場想象力的比拼,有“驚”大于“笑”的創意。出生入死的劇情,節奏緊湊,搭配火車逃脫、飛車追逐、荒野掃射……想象如此這般驚險的場面呈現在舞臺會是怎樣酷炫的效果?布景卻比《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還要簡單,更具挑戰的是,總共4個演員要出演48個角色,甚至連道具有時都要靠演員“塑造”。金士杰笑說:“這部戲最過癮的地方就是玩兒,玩兒表演、玩兒創意、玩兒情境。臺上只是‘一桌二椅’,憑著演員的語言和肢體表演,卻化腐朽為神奇,玩兒出了千山萬水。”


      (編輯:單鳴)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 日本乱人伦中文字幕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 中文在线中文A|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中文字幕mv|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