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文娛產業,會是屬于“并購”的十年
未來中國文娛產業,會是屬于“并購”的十年?
——中國文娛產業綜合型集團化發展觀察
資料來源:藝恩咨詢
華誼兄弟與迪士尼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圖
近年來,“并購”作為文娛產業的關鍵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如華策影視并購克頓傳媒,小馬奔騰并購美國著名特效制作公司數字王國,大連萬達集團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集團AMC娛樂控股公司,騰訊公司過去幾年對開心網、華誼兄弟等一系列的注資并購,以及游戲行業內大量網頁游戲、手機游戲等并購活動。
10月18日,由藝恩咨詢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文娛產業年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華策影視、中影集團、小馬奔騰、國影基金、樂視網、騰訊網、浙商創投等文化娛樂產業相關機構代表出席活動。此次文娛產業年會到會嘉賓從不同角度對目前我國文娛相關產業火熱的并購現象發表精彩演講,并以前沿的觀點和獨特的視角就文化娛樂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探討。
其實并購現象在全球文娛產業發展過程中早已有之,當年迪士尼公司就曾通過并購,從早期的動畫領域進而延伸到多領域。目前,我國互聯網企業的三巨頭,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在國內互聯網領域也都在加快戰略布局,如在本來不引人關注的閱讀領域,現在騰訊和盛大就在進行激烈的行業拼殺,很快行業格局就會被拆分整合得更完整,而這其中通過并購方式運作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在操作層面,近期文娛行業第二大視頻公司PPS賣給了百度,采取雙品牌運作模式百度愛奇藝,收購差不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據悉這是基于雙方管理層在人才儲備、業務分配和未來戰略方向上都看到了很多能夠互補的方面,因此達成共識。
市場擴張催生并購
合力增強抗風險能力
總是通過數據說話的藝恩咨詢總裁郜壽智提出,通過直觀的數據對比和圖表可以發現目前中國文娛企業經過數年的跨領域融合發展,已逐步擴充完善出更為完備的業務鏈條體系,但與一些更為成熟的企業相比,不同之處在于目前我國的一些典型企業在應收占比上相對來說回收渠道還是比較單一,如華誼兄弟的主要收入來自于影視業務,整體占比超過70%以上,而同比迪士尼沒有單一某一部分占比較高的情況,整體占比分配都較為均衡,沒有單項超過30%的情況。這是因為,目前我國文娛產業更多的還是以消費和推動為主,但這是過去的典型特征,現在整個產業開始進入到資本的驅動階段,所以未來這個行業將有賴于通過技術、創新的推動達到進一步提升,因此其背后隨之也就會有綜合性的娛樂傳媒集團初步涌現出來。實際上,現在綜合型傳媒集團的涌現已經讓大家看到有不同背景的企業正在快速地擠入到這個行業里面,如萬達文化、騰訊等都在逐步開始加大對行業的滲透力度,出于對關鍵領域的布局考量加大泛娛樂和內容產業。
在實際可操作性層面,從業已有幾十年經驗的華策影視總經理趙依芳表示,現在中國文化產業是一個大時代、好時代、新時代、快時代。目前中國文化產業剛剛起步,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對于華策的定位,可以從上市和并購克頓去體現,就是希望成為一家國際化綜合型的傳媒娛樂企業,以電視劇內容和生產發行營銷作為其核心競爭優勢,通過內生的增長和外延并購,在核心內容之下,發展相關產業鏈業務,如電影院、影視基地等,整合營銷、放大去做企業平臺。而基于這樣的戰略思考,將來華策的并購也會有特色,如我們與克頓的合作,就是同理念一致、資源可互補、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團隊來共同實現這樣的一個理想。
對于文化產業鏈的M&A(即企業并購,包括兼并和收購兩層含義、兩種方式。國際上習慣將兼并和收購合在一起使用,統稱為M&A,在我國稱為并購)問題,中影國際影片投資人出身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陳杭有著獨到的深入見解,他指出一個核心的觀點——在最近創業板股價下跌的情況下,有人會產生懷疑,最近這段時間國內掀起的并購浪潮是否會延續?“我的核心觀點是未來三到五年內,我國文化傳媒產業并購會進一步發展、延續,并購勢在必行。因為并購浪潮是符合文化傳媒產業自身形成規律的?!标惡颊f,可以看到貝塔斯曼等一些大型的海外公司基本上都是跨媒體的大集團。而從一些案例和數據可以看到,以新聞集團為例,其在英國、意大利、澳洲都有很大的業務,而迪士尼有遍布全球的主題公園,以及品牌化、科技化等趨勢,所以從全球行業去看,無疑都推動著并購的發展。因此也希望并深信未來中國的10年是發展的10年,也是并購的10年。
對于并購問題,橙天嘉禾娛樂有限公司的CEO毛義民坦然說:“我的心情非常復雜,橙天嘉禾作為一家老的香港上市公司,其在海外和中國內地的發展策略一直是非常穩健的。中國文化娛樂市場現在是全球關注的一個熱點,是很好的大市場,針對國內情況未來我們也會通過市場運作參與到A股市場中來。其實并購潮來臨的不只是文化產業,各大市場都一樣,當一個公司其資金、人力、合作等遇到瓶頸時都要找尋合作伙伴,現在中國進入并購熱潮也是這樣的情況,無論產業鏈并購、新業務拓展,其目的都是要收購公司以成為一個更大、更具未來發展潛力的企業。隨著上市的IPO進程把控更加嚴格,原來在排隊的娛樂公司,可能有一部分會成為未來非常好的并購目標,作為已經上市的公司應該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把行業中好的合作伙伴接納起來,分享資源,把行業做得更好。而橙天嘉禾未來也希望可以加入到并購當中去?!?/p>
并購整合操作復雜
打造綜合實力是關鍵
目前市場的集中度趨于提升,伴隨著未來資本市場的整合還有望進一步提升,而據此判斷未來經過幾年的市場整合,會逐步呈現出趨于巨頭壟斷型發展,但這個時間周期還有待于領頭企業的布局,其中包括資本運作等。“關于整個資本市場,中國在A股里面最大的幾家影視相關上市公司,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3家市值差不多3000億,跨行業的媒體集團是一個目標?!蓖吨匈Y本及投中集團創始人陳頡說。
是什么促使許多大的傳播集團都選擇了并購的道路?在實際案例中,如廣告業是隨著客戶發展而發展的行業,因科技的不斷發展,客戶隨之就會產生更多的需求,因而并購動因常來自規?;?、品牌化的需求。與此同時,也可以來自全產業鏈擴張的需求、來自于新技術的需求。所以在考察項目時,除了市場地位、體量、人才、技術優勢等,在并購當中還要注意并購風險,一些較大的傳播集團還會注意文化包容、價值鏈協同、注重管理等并購因素。此外,并購戰略選擇、并購估值價值、定價、股權比例、后續整合等問題都是并購過程中非常核心的要素。
在去年完成了對好萊塢數字王國這樁國內非常少有的跨行業并購案之后,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鐘麗芳表示,關于收購數字王國,對于我們來說收購一個公司,怎樣去整理它并經營好,到現在來講是不錯的經歷。現在中國市場雖然上市的公司規模市值都有幾百億,但跟好萊塢等世界上的大公司比,我個人認為還不足以應付大的風險。例如,去年好萊塢有一個片子損失特別大,但是卻沒有對其公司造成很大的影響。而對于國內的公司來說,如果有2000億人民幣的損失就很難了,所以在市場環境發展好的情況下將體積做大,面對更大風險的時候就更安全,這對于整個板塊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但在運作并購時,我們的理解也并不是大就好,而是要把所有的活力集中在最擅長的地方,通過多元化板塊來對抗風險。在并購上我們一直想做,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也會重新規劃戰略,對于怎樣將這些板塊放在一起使其協力發揮更大,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市場上有人愿意買,那么從并購的另一方去看,為何又有人愿意賣呢?業內專家認為,現在一個好的技術作品可以廣泛衍生出電影、電視劇等趨勢非常明顯,于是單個發展就會面對很大瓶頸,而且由于整體大行業環境利好的影響,上市公司給予這些公司的估值也普遍比較高,可以開出較好的條件給這些有出售或融資意愿的公司,此外還有企業內增式增長障礙、IPO受阻等因素。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陳杭提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70后”、“80后”的企業家學習西方社會的一些做法,將企業賣掉,5到10年后自己重新二次創業或者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人生夢想。這個因素在未來4到5年內不會逆轉,且還會加劇。因為現在創業板還沒有再融資,也許3至6個月創業板的融資方案會出來,到時他們有了資金,這個趨勢就有可能會進一步延續。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