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何柏俊:獨創中國“彩書

      時間:2013年10月11日來源:書畫村網作者:

        中國書法延續發展了幾千年后,已逐步形成了它獨特的藝術門類。這種將方塊文字的書寫演變為一種藝術,是中華民族所擁有、所獨創。我們從書法內在延續脈絡上來看,古陶、瓦當、甲骨、金文、簡帛、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無不體現中華民族古文字的博大精深。老祖宗的智慧讓漢字書寫藝術在每一個時期都能有序傳承、創新,不斷發展。在文化創意盛行的今天,我們如何延續、傳承中國書法文脈?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談起書法創新、創意,人們的思維一般會局限在字型結構、字體變化上,難道沒有其它途徑?“踏雪尋梅”就是一個啟示。大雪中如何尋“梅”?雪壓之下的“梅”是傲然怒放還是頹廢敗落?“怒放”的“梅”姿如何讓世人景仰?飄落的“梅”絮怎樣淪為花泥而散落。

        何柏俊,就是一位年輕、富有創新意識的客籍書畫藝術家。他1973年出生于廣東梅縣一個小山村,幼時喜歡舞文弄墨,對書法和古文有著很濃的興趣。在其父親何其洪先生的啟蒙下,自小臨摹《柳公權玄秘塔》、《曹全碑》、《張遷碑》、《禮器碑》、《蘭亭敘》等著名碑帖,練就了他那深厚的書法藝術功底。

        談起自己的創意“彩書”,柏俊說源于多年前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設計“傳統文化展覽館”時,在設計上大膽采用嶺南文化印象的“滿洲窗”作為設計元素的緣故。正是這次經意與不經意間的設計,為柏俊洞開了全新的彩書藝術之門。“經意”是柏俊對書法藝術三十多年的執著追求,“不經意”則是在創作中他常常以“玩”的心態偶得藝術效果。當然,“玩”是豐富的、是多元的、跨界的,而非單一的“紙”上藝術。柏俊說,自己屬“牛”, “牛”人個性執著且不事張揚,在平和的外表下擁有充滿創意的心。在自己的成長經歷中,史無前例的文革,文化曾被遺棄,直至改革開放,文化才逐漸活躍起來。所以很多書法名家因文革影響,丟失了那段寶貴的時間和對書法的情感,沒有一以貫之地繼續創作。而柏俊卻因年齡的關系正好錯開了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從小到大完整地保持了對書法的熱愛和激情,養成他對書法如信仰般虔誠。且當大家還停留在在宣紙上揮灑時,柏俊卻迷上了“木板”刻字,且“木板”讓柏俊的書法得到了極大的個性“張揚”。

        板刻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最大特點是板上藝術立體感強。一個偶然的機會,廣東梅州傳統的板刻藝術對柏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隨后,他用自己的書法與板刻藝術相融,根據“板刻”藝術材質、形式、肌理的不同,因形造勢進行書法創作。讓匾牌楹聯雕刻由傳統的以“材質為書法服務”的概念轉變為“書法因地制宜地為質材創意”的過渡,材質的自然肌理和雕刻工藝變為作品的主導。這一觀念的突破使柏俊書法創新意識得到很大的拓展。正因為“板刻”藝術啟迪了柏俊的全新思維,使柏俊有了對自身傳統的認知和反思。

        柏俊是書法家,但他同樣是色彩迷。傳統書法中,“白紙黑字”是一種固有模式,它統治著書法世界幾千年。柏俊平時書法之余,喜歡在宣紙上用色彩涂鴉,揮灑心靈的“意象之畫”。靈感來時,可以連續創作一批同一風格但神情各異的作品,笑稱“一胞多胎”。然而靈感一去,便興趣索然,無從落筆。

        在柏俊從事工藝美術研究和創作中,嶺南庭園的“滿洲窗”、西方教堂不同色彩拼搭的“藝術玻璃”曾讓他流連忘還;民族服飾的絢麗、東巴古文字的多彩、戲劇臉譜的夢幻色彩又激蕩著他的思緒,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徹底讓柏俊將色彩與書法結緣,是在2010年5月的一次“西藏之旅”。當他來到青藏高原,在湛藍天空下,那隨風飄動的五彩經幡,色彩是那么的艷麗,是那么的神奇。那經幡已不僅僅是華麗的視覺盛宴,而是表達和傳承著藏傳佛教的大愛,瞬間的感覺讓柏俊感動,他內心深處蘊藏多年的情感就此爆發。在經幡面前,柏俊感到自我的渺小;在經幡上,他看到了西藏那遼闊的土地、純凈的天空和藏民的虔誠,找到自己要想表達富庶華夏與世界融和的靈感。而飄動的經幡,又從再次觸動了柏俊那內心的一份寧靜,書法,不就可以融進色彩嗎?

        深圳,又是一個充滿朝氣、充滿創意的城市。“西藏之旅”回來后,柏俊憑著自己深厚的書法基礎和對色彩特殊的理解,開始勾畫屬于他自己的“彩書”,這種藝術混搭的效果猶如矛盾綜合體,讓人們通過柏俊的筆墨顯示出融和力。

        “把傳統的書法精神和現代審美情趣巧妙地相融在畫面色彩、筆觸舒卷、造型夸張之中,呈現出書法全新的視角韻律”。柏俊指著自己的一幅幅彩書作品對筆者說。的確,襯托著柏俊“彩書”既非楷書、金文、帛書,而是完全夸張變形、屬于自己的“何氏”變體隸書。柏俊的“變隸”還有其獨特的返祖現象和世界性。從中我們看到了書法回歸到方塊漢字的本源,感受到傳統經典內涵和西方造型藝術、裝置藝術的影子。對變體隸書,柏俊說他不希望由此變成時下現代書法中“丟棄漢字”和“丟失筆墨”的探索,而是在保留著漢字完整的基礎上,盡可能對局部進行了夸張放大和縮小,使章法更具時尚造型。

        談起彩書創作,柏俊說自己是行走在創意與傳承之間,兩者充滿矛盾。要創新,就必須打破原有格局,尋找出新的“和而不同”的平衡點。他強調彩書創作充滿三個元素:一是墨色混搭;二是不規則方塊組合;三是略帶卡通元素的造型,圍繞三元素進行的創新使柏俊的彩書作品,神情各異、妙趣天成、不重復自己,不重復古人,即便同樣一個字,隨性組合,創作多種寫法。家鄉名賢、著名的藝術先驅林鳳眠大師那“融合中西”的藝術成就,就為柏俊創意“彩書”藝術提供了可資借鑒,也堅定了柏俊“彩書”創作的信心和決心。吳冠中、趙無極、周德群、黃永玉等一個個讓他頂禮膜拜的藝術泰斗,同樣柏俊找到了自己堅定的藝術信念。

        柏俊的彩書,不但在國人的眼里是一個全新的視角,在西方人眼里,又是一個認識中國文化的全新視界。方正大氣、造型奇特的彩書作品,很符合西方人的審美情趣。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是“新造型主義”的開拓者,他認為藝術應該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抽象的精神表達為目的,去追求人與精神統一的絕對境界。色彩與魔幻方塊的搭配,就是特殊的西方藝術的欣賞模式。正是格子畫家——蒙德里安方塊天地里的多彩藝術,啟迪了柏俊“因形而解義”,他將色彩融進書法,將書法回復到漢字的方塊造型,使書法有了“色彩”而跨越了國界,創作出讓外國朋友能夠讀懂、樂于欣賞的中國藝術。讓外國友人在品味“彩書”之時,讀懂中國的漢字和書法,繼而慢慢理解領悟、接受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

        2013年7月,在俄羅斯申辦2020年世博會演講中,何柏俊的一幅“和而不同”彩書作品及創作過程的專題片,被選作俄羅斯申辦博覽會的一個演講題材,在現場引起轟動。“中國文字怎么這樣寫?”看不懂中文的老外異常地驚訝,紛紛與作品合影并簽名留念,俄總理梅德韋杰夫譽之為“世界語言”。瞬間,鎂光燈定格了柏俊的彩書藝術。從此,“彩書”為西方認識東方文化打開的一扇藝術之門,為中西文化的交流多了一個對話平臺。

        對自己成功進行“彩書”創新,柏俊說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美術訓練,非科班也無師承,純屬托自然的恩賜之福,興趣所為。但柏俊身上有著強烈的客家民系特點,即包容心、融和性和敢為天下先的創造性精神。他的愛好非常廣泛,其中不泛經濟管理、傳統文化。筆者認為,或許沒有受過專科教育,柏俊在創作才少了條框所限,可大膽落筆,可以自由發揮、天馬行空。近年來,柏俊多次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院校學習社會管理和創新意識的課程,他希望從不同側面吸取不同文化、學科的營養,開闊藝術視野,豐富自己的文化根基。

        目前,柏俊已經連續6屆在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中榮獲“中國工藝藝術文化創意獎”金獎。專業報刊《美術報》也以2010年7月對柏俊的創意“彩書”進行報道。2012年,他的充滿創意彩書陶藝作品《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更是成為藏家追逐的對象。

        “柏俊彩書”的成功不但是個人的成功,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又一次創新藝術的跨越。我們有理由相信,傳統是不變的,創新是永恒的。只有創新,才能使中華民族文化充滿活力,才能永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編輯:蘇銳)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a中文字幕1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99re只有精品8中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极速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a级毛片无码|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无码AV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