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將學院派推向生活

      時間:2013年10月11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 婷

      將學院派推向生活

      記“生活之美——第七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

      騎手中的旗手系列(陶、不銹鋼) 李黎

      夏荷清風(天然大漆、蛋殼、木粉) 許奮、葉慶、蒲美合等

        編者按:作為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中一個頗為特別的單元,由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主辦的“生活之美——第七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暨學術研討會”共展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等14所院校的255件(套)作品,并以其濃郁的“學院范兒”,吸引了不少獨具慧眼的國內外觀眾。現代手工藝如何重拾傳統?當學院派創作走出象牙塔,又會有怎樣的生活之美?

        這個秋天,中華世紀壇依舊很忙,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一眾活動都在這里匯聚。入學不久的大一新生曲博念的就是設計專業,他事先做好攻略,放棄朝拜那只著名的“大黃鴨”,直奔中華世紀壇。“第一個跑來看的就是這個學院展,因為里面有師哥師姐的作品,不過還是老師們的作品更牛。”曲博告訴記者,他最喜歡上海美術學院教師金暉的《竹音》,將古典和時尚和諧混搭;還有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師宋處嶺的《皮雕長夾》,“它不僅是好看的作品,更是生活中就能用得著的東西。”

        “大家在這里可以看到西方前沿、另類的設計,也能看到我們這樣一個以‘生活之美’為主題、呈現傳統手工藝的展覽。”談及此次學院展的創辦初衷,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主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談到:“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次我們將重點放在手工藝的學院傳承以及學院派設計與日常生活的有機聯系上。美是生活的產物,美與生活的結合是設計賴以生存的土壤,現代手工藝應該重新回到生活的場域中,讓人們感受到其中素樸而親近的美學價值,并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心靈手巧=技藝+創意

        工藝從一開始就是手工藝,也有“手技”、“手業”、“手工藝術”等不同說法。手又意味著什么呢?絕妙的技巧,或推或拉、或握或扣、或撫或揚,自有應物應事的一份自如。從古至今,人們談及手工藝作品時,最常用到的詞匯便是——心靈手巧。在潘魯生看來,心靈手巧指的是技藝與創意合而為一。“在設計發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不少人會認為手工藝不過是一門基礎,但事實證明它依舊在生活中不可或缺。手工藝既有科技的成分,更有文化、藝術的成分。在西方現代文明的沖擊之下,傳統手工藝所蘊含的人文價值非但不會消失,反而歷久彌堅,因為無論造物還是造美,對象始終是人。手工藝真正的美,不在櫥窗中供人欣賞,而是深深扎根于生活,隨時看得見、用得著,讓人倍感親切。”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曾著書《中國民間美術觀念》,他認為人們的審美情感與日常生活是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像陜北、山西等地的拴娃獅,就是不得不出門勞作的母親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避免幼兒從炕上翻落到地上而制作的,將紅布帶子的一頭拴著孩子,另一頭拴著石獅子。它既有實用價值,民間意識中又把獅子當作娃娃的守護神。這種莊嚴又寄托著誠摯感情的生活事件,本身已飽含著美。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師楊曉暉以陶為材的作品《逝去的禮儀》,讓人們直觀從“拱手禮”到“握手禮”的衍變,重新審視傳統禮儀的珍貴;北京服裝學院教師高偉將銀、銅、金箔以電鍍、鍛造工藝創作的《飛翔的夢想》在美輪美奐的外表下,融合諸多傳統文化元素;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唐夢驥沿用傳統手工錘揲工藝制作的芭蕉形香薰插,利用紫銅材料延展性強的特點,將自己的巧思透過一錘一鏨的手工制作,融入作品中。

        師說:走出象牙塔

        “開幕式轟轟烈烈,研討會冷冷清清,這也可謂藝術生態的一種。”潘魯生語中帶著些許無奈。依舊在中華世紀壇的當代藝術館,少了長槍短炮的記者鏡頭,少了熟人間的寒暄應酬,下午的研討會更多一份冷暖自知的客觀態度。14所參展院校的專家、教師們圍坐一桌,共同為現代手工藝與教育實踐的發展實況把脈,并找尋切實可行的突破口。

        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齊喆強調研討最應務實:“所謂學院派的手工藝,這個概念對應的是什么?是民間的手工藝。不能不承認,如今學院派的優勢沒有看到,劣勢倒是很明顯。學生困在象牙塔中沒有輸出口,作品孤芳自賞、不接地氣,這種現象必須正視。我想手工藝看似小,實則是大。大的不是體量,而是格局。包容、充盈的作品,一定不會是雕蟲小技。同樣,手工藝創作的每一寸肌理、每一道痕跡都如同筆觸一般,獨特而不可復制。不妨把腳步放慢一些,做得少一些,裝飾、炫技太多就是矯飾,發力太猛思考不足,雷同自然不可避免。”

        “作品的雷同折射出的是藝術院校教育的趨同,這點最可怕。”潘魯生接著說:“現代手工藝設計與教育的關注點,應該從物質走向文化,從功能回歸情感。上世紀90年代,藝術家為了找尋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符號設計了中國結,體現全世界華人心連心的感覺。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創意卻來自生活中最常見的、傳統服裝上的盤扣。如今,小到一輛車里的裝飾,大到春晚的舞臺,中國結無處不在。它既是文化的象征、文明的傳承,也符合產業的需要。從2005年首屆學院展到今天,從最初的五校聯展拓展到十幾所院校共同參展,這一屆更是第一次走出校園,融入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活動中。為的就是讓學院派的作品走出象牙塔,走進生活,得到人們情感上的認同。沒有認同,就不會有發展。”

        “我想手工藝作品本身承載的人文力量,是決定其價值的重要因素。”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田輝談到:“各種手工藝在漫長的歷史中綿延發展,日趨完善。傳統的技藝從長輩或者師傅那里繼承,我們在近幾年請來很多從事民間手工藝的師傅走進課堂,讓學生們能夠汲取這樣一種匯集了許多代人的智慧。”

        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許奮也認為,學院派只有背靠傳統,才能接地氣。他說:“現代手工藝設計不能丟了手藝。如果沒有動手的能力,一切都不過是紙上談兵。對于傳統手工藝的繼承,還表現在發揮不同地域的自然優勢,就地取材。無論是怎樣的工藝,都是在優良材料的‘庇蔭’之下進行。像湖北恩施產的毛壩漆,它的色澤光亮,滲透力強,是漆藝作品的上乘材料。我們就安排學生們到漆藝廠去實習,每一道工序都不放過,學到最實打實的本事。”


      (編輯:竹子)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2020|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青娱乐在线国产中文字幕免費資訊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日韩精选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A最近中文在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 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 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