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克思主義為文藝“補鈣”
文藝研究當下任務應當聚焦何處?毫無疑問,除了其基本的專業性職能外,那就是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落到實處,為“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貢獻力量
運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自覺,不是出于宗教式的虔誠,也非出于無知的盲目,而是出于對馬克思主義揭示的藝術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認可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說,倘若讓別人信,首先須得自己信;倘若想對人有啟發,首先須得自己能吃透;想要讓它強旺起來,首先得自己硬氣起來
當代文藝研究要有大局觀,要挺起理論的脊梁
民族復興偉業和文化強國的進程,為我國文藝研究鋪展了光明前景。在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中,我國文藝研究肩負著培植和壯大主流思想觀念的重任,也在蓬勃進取、敢于擔當中尋求著自身的創造性新生。
文藝研究離不開理論的支撐。理論素養是增強文藝研究深度和力度的靈魂,是校正文藝研究方向和是非的準星。只有在文藝研究中發揮理論的應有作用,才能增加精神上的“鈣質”,不得“軟骨病”,才能抵御種種誘惑,促進文藝的學術研究、批評鑒賞和事業管理取得健康的提升。這是長期的文藝實踐積累下的一條基本經驗。
毋庸諱言,文藝研究同其他思想戰線一樣,面臨著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握大勢、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順勢而上、有所作為的艱巨任務。這是現實提出來的神圣使命。那么,對于文藝研究來說,這個“大局”、“大勢”是什么?其“切入點”、“著力點”在哪里?換句話說,文藝研究目前面臨的課題和任務應當聚焦在何處?毫無疑問,除了其基本的專業性職能外,那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發揮理論正能量,深化精神家園和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壯大科學的思想內涵,提升文藝和文論的軟實力,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落到實處,為“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貢獻力量。
當前的文藝研究處在紛繁、復雜的思潮困擾和混亂、多元的話語環境中,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文藝研究如何提高自身質量和水平,已成為亟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在這個當口,文藝研究必須挺起理論的脊梁,增強理論自覺,扭轉被動局面,在事關大是大非和重大原則問題上,虛功實做,發揮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充滿底氣和自信地去澄清模糊認識,劃清是非界限,積極表達理論訴求,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指導地位。唯有在改革創新中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對正確取向的肯定和錯誤傾向的匡正中發出強有力的聲音,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才會起到可持續的引領作用,才會在激烈的理論沖突中妥善應對,贏得勝利。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藝術家和文論家的必修課
文藝研究的理論自覺,歸根結底是對運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自覺。這一信念,不是出于宗教式的虔誠,也非出于無知的盲目,而是出于對馬克思主義揭示的藝術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認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一門科學。正因為它是科學,所以才能為我們樹立信心和增強自覺輸送力量;正因為它是科學,才能為文藝研究保持活力和開創新局面提供依托。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藝術家和文論家們的一門必修課。
搞好文藝研究,須得有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作為“主心骨”。這是因為它的總體性研究方法,是我們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創新思維的保障,是防止觀察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碎片化、淺表化和片面化的法寶。文藝研究倘食洋不化或食古不化,不“接地氣”,不能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形態,那是沒人愛聽、沒人愛看的。反之,如果有了這份理論自覺,那就很容易明白,從事文藝研究的關鍵也是要解決“為什么人”的問題。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對這一點的闡釋最為徹底。當文藝研究樹立起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當“二為”方向寫上我們的旗幟,那就表明我們的文藝研究有了前行的燈塔,有了指路的航標,那就意味著我們有能力去實現黨性和人民性的一致與統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是須臾不可動搖的。
文藝研究的理論自覺,還表現在于眾聲喧嘩中能貫徹辯證而無畏的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不可遏制的吸引力,正在于它高度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結合,在于它對一切現代的對抗形式都具有批判的能力,是我們戰無不勝的武器。因之,在文藝研究中,在理論爭鳴中,我們要敢于褒貶,敢于“亮劍”,敢于向錯誤觀念說“不”,敢于揭露和批駁形形色色唯心論或教條化的東西。信奉“價值中立”,充當“和事佬”,一味顧及形象,采取明哲保身做法,是同馬克思主義精神格格不入的。
文藝研究借鑒外國出現的新說新論新觀點新知識,是有益和正常的。這方面我們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理論的自覺要求我們對外來學說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態度,要學會經過科學的揚棄后為我所用。借鑒外來學說,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我國文藝研究、文藝創作和批評品質的提升,因之,務必處理好“主元”與“多元”的關系。如果對西方現代文藝學說缺少辨析、迷信熱捧、推崇有加,把它變成壟斷性理論資源和主導性權威話語,變成貶損、弱化、消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借口和理由,那么,文藝研究就會走向反面。事實證明,通過辯證批判有效地進行理論甄別,通過區分正視不同理論語境的文化差異,這是馬克思主義文論的優勢,也是我們理論自覺的題中應有之義。
學習馬克思主義文論關鍵在理論聯系實際
習近平同志說:“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這一提法是何等的切中肯綮、發人深省!對于文藝研究來說,同樣也是如此。所謂“看家本領”,就是自己擅長而別人難以勝過的本領。只要我們“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論原著,在實踐中學會創新性表達,那么,我們文藝研究的能力就會倍增,就會成為真正的行家里手。
學習馬克思主義文論,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絕不能半信半疑、三心二意、光說不做。“心定則道純,道純則充于中者實,中充實則發為文者輝光”。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說,倘若讓別人信,首先須得自己信;倘若想對人有啟發,首先須得自己能吃透;想要讓它強旺起來,首先得自己硬氣起來。秉持虛無主義或實用主義,是要不得的。馬克思主義文論的說服力和影響力,體現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堅定信仰之中。
我們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從文藝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增強理論自覺的重要性,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威力,使文藝研究努力攀上新的臺階。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編輯:竹子)